为了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新课标落地,切实贯彻“双减”政策,为英语课外阅读及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保驾护航,10月20日下午,锡山区杨海春名师工作室走进天一实验,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除工作室主持人、研训员杨海春老师外、还邀请了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顾琦一老师,基础部副主任、副书记王伟炜老师进行指导。参与本次教研活动有名师工作室成员、外研社分级阅读参赛选手、部分区高中英语教师及天一实验学校英语组全体教师。
本次研讨活动中,参赛选手进行模拟上课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学思路。选手分为初二组和初一组。参赛老师们选用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作为教学材料,从文体分有fiction如经典名著Aladdin and the Enchanted Lamp,Anne of Green,科幻小说Under the Moon等;也有non-fiction,如传记体作品 Mary Queen of Scots等,内容十分丰富。课型有导读激趣课、自读辅助课、深读交流课和展读创新课等。选手们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巧妙地融入了如STEAL、Reading circle、Jigsaw reading等活动设计,融入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理念,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带领学生以各种方式探究文本,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导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巧妙渗透了育人价值,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位专家对老师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并对每位老师的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和指导。三位专家表示,老师们在教学中都对作业设计投入了高度重视,在“双减”背景下,这是非常可喜的。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只有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明确细化要求,才能真正让每一个环节的效果都落到实处;老师们对教学活动的设置都做到了合理高效,例如对小说体裁的文本进行明线暗线的分析。
三位专家同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整本书阅读的育人教学应“润物无声”,正如“盐溶于水”;整本书阅读教学要防止将课内阅读碎片化的模式搬到课外阅读中来,要突出“整”字,才能体现整本书阅读最大的意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设计应该前后呼应,才能使整个教学流程都更加流畅出彩,更加有效。
左右滑动切换
活动最后的沙龙研讨中,青年教师们纷纷踊跃发言,针对自身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难提出疑问。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如何合理运用阅读教学理念和模式,如“story mountain”、“Jigsaw reading”、“reading circle”等,专家们都一一作答。最后,顾教授还分享了自己赛课的亲身经历,告诉青年教师们要做“有意义的准备”,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的打磨与修改,要把细节做到极致,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才能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此次研讨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为优化阅读教学策略提供了可实施、可操作的路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路上。愿你我同行,一起探索阅读教学的无限可能。
学习感悟
本次的整本书阅读展示活动,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其中,因此也是收获良多的一次体验。在这次的展示交流环节,我看到不同的选手分别从导读激趣课、自读辅助课、深读交流课和展读创新课等方面进行了阅读方法与策略的展示,每一个课型都有值得学习的亮点,这也提醒我们,在接下来的常态课教学中,要注重将整本书阅读的一些方法与理念慢慢渗透进来。
——伊琪琪
作为本次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参与者,我选择历史传记类题材《苏格兰女王》作为学生们的课外阅读素材,希望借此帮助他们了解非虚构类纪实文学的阅读方法,并激发他们对于历史类英文小说的兴趣。在聆听了其他老师的展示之后,我也对于“阅读圈”“拼图阅读”等英文阅读教学方法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
——聂天米
作为上台展示的老师之一,三位老师的评论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前期准备到最后的阶段陈述,再到活动结束后的反思和总结,每个阶段都使我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新的理解。杨海春老师提到,每个环节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这样才能实施教学。另外,创新是整本书阅读的关注重点,同样的一本书在不同的课堂上可以有多种教学方式和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活动各位选手的课堂展示可谓是精彩纷呈,高老师展示中提出的“steal the character”的概念让我们认识到解构文本可以不局限于梳理情节,也可以针对某个点小切口深挖掘。
——许涵千
作为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反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和教学活动,课后作业应该细化要求,分层教学。整本书阅读“道阻且长”,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改善,在教学中多渗透,多实践。
——吴月琳
这次能有机会参与到外研社整本书阅读比赛的试讲及教研活动中,真的十分荣幸。每一位上台的老师都准备十分充分,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板书、问答,都一气呵成,流畅自然。三位老师的点评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把课堂交给学生,从一个细致的点切入,抓住例如人物、情节、背景等几个方面对阅读技巧和赏析手法进行剖析,真正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参与其中,并且学会阅读不同体裁的长篇小说,从而让他们在增长词汇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正能量的价值观。
——秦宇佳
王安璐老师的Jigsaw Reading令我印象深刻,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环节的设置也契合文本主题“钢琴”,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课堂效果。专家们的点评也是高屋建瓴,从PPT的设计到整堂课的环节设计,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在这之后,我也要积极思考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王曼
原来我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处于一个很茫然的状态,但是这次活动过后,我了解到了不同的处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日常教学,整本书阅读更注重抓一个点,从一个小的方面着手。这个小点可以是文章的线索,也可以是文中的一个人物。我们通过这一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体现生本课堂。
——张之韵
有幸参与本次整本书阅读研讨活动,收获颇丰,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各位参赛老师图文并茂的课件、深入浅出的引导、入情入理的设问、文本育人的渗透,清晰可见的脉络,融入了“story mountain”、“Jigsaw reading”、“reading circle”等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让整本书阅读课堂有效生成。
顾教授指出,教学设计中要做“有意义的准备”,为我点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阅读课,不仅需要自己日常的钻研,更要有“理”有“据”的钻研。
——张笑瑜
转自:“锡山区中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