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培信息】学院高中研训部成功举办“省培计划(2022)”——县域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2022/10/18 10:40:54 阅读:542 发布者:
为了继续深化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以及《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升省内各市(州)县域普通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和使用能力,深刻认识高考综合改革的目的要求,根据吉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省培项目培训工作安排,于2022年9月18日——9月25日,由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组织举办了“省培计划(2022)”——县域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对象为县域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师(共106人);培训主题为提升高中数学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式为选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公共服务”在线培训平台开展小班化同步在线培训(脱产),共计 60 学时(计7.5 天);通过本次培训,使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新课标,科学使用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根据省教育厅及学院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对线上培训学员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参培教师所在单位按照吉林省教育厅脱产培训要求安排好参培教师培训期间的工作,保障参培教师全程脱产参加培训;二是本次培训为线上脱产培训,学员需要在固定的场地学习,超过2个半天缺席培训,不颁发培训结业合格证书;三是参培教师需遵守在线学习纪律,杜绝挂线学习、替代学习等违规操作,一经发现,取消其培训资格;四是在线脱产学习期间,参培教师需确保音、视频设备畅通,以保证课堂互动与考勤;五是参训前收集整理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以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经验与体会并形成简单的报告,在培训期间进行交流分享;六是严格遵守在线培训的考核方案要求,努力完成研修任务。
本次线上培训,按培训需求建立了由高校专家、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紧密结合的合理的培训师资团队。根据培训需要安排的专题课程和邀请的授课专家如下表:
专题 | 教师 | 单位 |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 郎宇 | 吉林省教育学院 |
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践行智慧课堂的经验与做法 | 周春堂 | 吉林省实验中学 |
《吉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 白金祥 | 吉林省教育学院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李淑文 | 东北师范大学 |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高立东 | 吉林省实验中学 |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沿分析与案例研究 | 王占秋 | 长春市养正高中 |
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在备课组活动中的研究与实践 | 刘波 | 吉林市第一中学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试题命制与评价 | 吴普林 | 吉林大学附中 |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进阶中的关键节点与路径分析 | 韩继伟 | 东北师范大学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研组及备课组建设 | 薛红利 | 长春市第六中学 |
2022年全国新高考卷的试题特点、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策略 | 罗彦东 | 辽宁师范大学 |
高效课堂的科学构建,课堂教学的新基本功 | 李景秋 | 吉林省实验中学 |
用概念培养思想,用问题培养思维 | 庄乾岭 | 东北师大附中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及高考备考策略 | 王兴国 | 吉林省实验中学 |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张会敏 | 长春市十一高中 |
课程设置贴近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培老师们认为:“本次培训从课程设置到培训管理,层层推进,切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中,我们学员学习了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践行智慧课堂的经验与做法,“三新”背景下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试题命制与评价,“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教研组及备课组建设,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2022年高考试卷分析及复习备考策略等15个专题课程,通过学习,我们学员了解到最前沿的数学教育改革方向,对“三新”背景下数学教师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将更好的运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培训服务周到,管理人性化,拉近师生距离。参培老师们认为:“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的领导和老师们十分重视学员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以在线培训方式组织实施学习活动。全省各地参培教师由原来的陌生到逐渐熟悉,不但加强了兄弟学校间的沟通交流,更是建立了相互共享资源,互帮互助的良好机制。感谢省教育学院高中部的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组织,感谢专家们的精彩讲授,感谢班主任武祎和胡成旭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授课专家们无私的给我们分享PPT课件,供学员研究学习,令我们十分感动。”
专家授课严谨认真,参培学员收获颇丰。参培老师们认为:“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修、问题研讨等形式,生动深刻的讲授了如何应对“三新”的实施工作,使我们学习后更加明确数学教育教学今后的努力和发展方向。比如,薛红利教师的课,以教研组追根溯源为开篇,详细地讲授了其构成和功能,历史沿革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并给出教研组发展规划的设计、活动方案的策划以及活动开展的案例,讲授过程环环相扣,内容详尽,系统地展示了教研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体现了教研组不可或缺的地位。再比如,吴普林老师的课,以经历新高考的历程为开篇,提出了新高考的重要作用。强调新高考“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进一步增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教什么考什么”是命题的基本原则。所以,教学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把落实教材作为基本任务。刷题时代终将过去,回归数学内容的本质才是正道。等等。”
参培老师还普遍认为,专题讲座的内容都非常实用,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实施“三新”指明了方向,对一线教师来说非常需要这样的培训,感觉收获满满。本次线上培训,突破了远程网络局限,取得了良好效果,再次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起到了助力加油。但也有参培老师反映,对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这样的培训内容,只通过短短几个小时的倾听还远远不够,还不解渴,通过线上的专题讲座、问题解答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只是初步学习和领会。如果线下面对面培训,让参培老师现场实践,专家给予现场指导和解疑,这样更能促使和帮助参培老师真正掌握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举措,真正达到内化。培训虽然内容丰满,涉猎面广,指导到位,但还远远不够。因时间关系,许多细节还不曾关注,尤其是那些一线老师们教学实践中困惑的问题。但我们相信,研究、探索以及培训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深入和进步的。
转自:“吉林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