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传承经典,踏实备考——高三结合一轮复习使用《新概念》的规划与思考(2022年度上学期第二次广州市高三英语市区校融合教研活动)

2022/10/11 10:33:27  阅读:328 发布者:

为进一步明确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的思路,优化复习策略,提高一轮复习效率,2022年度上学期第二次广州市高三英语市区校融合教研活动于2022928日下午在线上如期进行。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就高三一轮复习中《新概念》第三册的使用规划与教学反思进行分享与探讨,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黎洁媛老师就高三结合一轮复习使用《新概念(第三册)》的规划进行介绍;第二部分,由胡焯凌老师和张卓凡老师进行课例介绍与分享,分别为基于《新概念(第三册)》Lesson 3 A day to remember同一语篇开展的阅读课和听说课两个课例;第三部分是英语科科长林佩华老师和英语科副科长谭翠敏老师就上述两个课例展示进行点评;最后,黎洁媛老师就当前高三结合一轮复习使用《新概念》进行反思与总结。本次分享主要聚焦于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选材与教学的展示与反思,内容对标新高考命题,进一步为高三一轮复习明确方向,提供复习的新思路、新策略。

在第一部分发言中,黎洁媛老师从WhyWhatHow三个方面就高三结合一轮复习使用《新概念(第三册)》的规划进行介绍。在Why方面,黎老师提到选择《新概念(第三册)》有以下的几个原因:首先是目前选修教材难度较大,且配套资料尚未完善,因此选择《新概念(第三册)》作为语言输入材料;其次是《新概念(第三册)》的语料比较经典,可以用于语篇分析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最后一点是因为使用《新概念》是学校传统之一,希望在沿用中能够传承并且做出新的创造。紧接着,黎老师从What方面就选择《新概念(第三册)》中的哪些语篇进行分享,她提及到选择语篇时,需要考虑语篇话题、语言类型以及语言知识三方面因素。在“语篇话题”上,需要关注学生学情,选择具备可读性和趣味性的语篇;在“语言类型”上,选择不同语篇类型以帮助学生提升语篇分析能力;在“语言知识”上,则需要关注语言的丰富性,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夯实语言基础。此外,黎老师从文章长度、语篇类型、语篇与课型的结合使用等方面,就《新概念(第三册)》三个单元的语篇进行简要介绍,并基于这些特点,从How方面探讨了如何把语篇与课型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并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把语篇类型与语言输入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第二部分先是由胡焯凌老师介绍了她以读促写的读写课课例。这门课以read for structureunderstand the storyappreciate the language为设计思路,旨在教授学生描述难忘的一天。胡老师通过猜词游戏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后,以相关视频引入到了本节课“A day to remember”的话题,然后通过浏览文章获取故事主旨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该阅读文本的文体及时态,并因此聚焦于记叙文六大基本要素的使用。接下来,胡老师结合高考题型,设计了语篇填空让学生完成对文章概要的理解。基于此,她又让学生通过段落对比来关注本文的语言特征,以此让学生感知到在写作中如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高级和流畅。紧接着,学生通过实战改写句子来内化运用语言,并于课后完成片段仿写的微写作产出。最后,胡焯凌老师以“Let go the bad ones, and embrace the good days”对学生进行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

接着由张卓凡老师分享他的听说课课例。张老师以before retellingwhile retellingpost-retelling为课堂主线,旨在让学生运用预测、提问题、做笔记等策略完成听力内容的复述。首先,张老师通过看图认词的方式为学生扫清阅读词汇障碍;接着在before retelling环节中,引导学生听取第一段文本录音并完成概要填空,帮助获取文章背景及第一段大意,然后引导进行梗概翻译并基于梗概提出“WH”问题,帮助学生预测第二段文本内容,随后针对第二段落内容设计了三个中文问题,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串联文本情节。在这一部分中,张老师及时渗透了预测文本、特殊疑问句提问的相关策略。接下来,在while retelling环节中,张老师先明确“故事复述”的评分标准,随后学生通过听取录音并记笔记,利用笔记进行故事复述,期间张老师抽取学生听力笔记进行点评与指导,并列出一些可用的速记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速记策略。在post-retelling环节中,张老师引导学生基于所展示的评分标准进行同伴互评。最后,张老师总结了有效预测、提问、速记的听说策略以及强调了故事复述的评分标准。

在点评环节中,林佩华老师强调:选择《新概念(第三册)》作为课外教材,一方面是希望继续扩充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保持新的语言输入,另一方面,希望用这套教材结合高考的备考要求以及高考题型的特点,精选语篇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就胡焯凌老师的读写课例来看,林佩华老师认为胡老师的课例设计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了解语篇结构,进行相关的语言学习,为学生的产出任务搭建了充分的脚手架。具体而言,这一课例主要聚焦两个重点内容,第一个是通过

和视频来引入语篇话题和词汇,之后帮助学生基于阅读来了解课文两个段落的主旨、大意、主题句及其功能、不同时态的运用及其理由。第二个是结合高考读后续写的题型,用第二段的narration 部分,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六要素的分析,并有意设计与语法填空的练习,再次巩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体特征。

整体来看,林老师认为胡老师的读写课例设计具备以下几个亮点:(1)处理教材有整体性, 利用教材有创造性,能帮助学生通过语篇阅读提升思维并和语言学习相融合;(2)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有机结合,着力在具体语境中对学生进行语篇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任务型学习活动,互动形式多样;(3)输出活动的设计匹配语篇话题和课堂输入,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实操性强。学生能够以这个本课所学,围绕着my day to remember 来进行仿写,完成产出。

此外,林老师表示,在一轮复习中,我们仍需坚持大量的新的语篇情境的输入,以有效解决此轮复习中常见的孤立的词汇语法的教学问题,并建议一文多用,设计不同课型,使新语篇的学习和高考的备考紧密结合,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进一步提升备考的效果。

紧接着,谭翠敏老师就张卓凡老师的听说指导课进行点评。谭翠敏老师认为,张卓凡老师的听说指导课以问题、目标和程序为导向,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了高三一轮备考特点。其教学亮点如下:(1)基于学生需要,以目标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记笔记策略进行点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故事复述能力;(2)活用教材,对语篇进行灵活处理,通过归纳段落主旨大意引入话题,并借助故事复述进行听说技能的指导;(3)将预测、翻译和记笔记的听说微技能指导渗透到语篇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碎片化教学模式;(4)聚焦于语篇特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语篇的不同部分、逻辑与细节、语篇连贯与衔接等语篇知识;(4)教学步骤清晰且层层递进,重视故事复述的过程性指导,体现了程序性导向以显性化的方式指导学生翻译、记笔记、复述等听力技巧,使学生养成按照规范程序做事的习惯;(5)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师生共评。此外,谭老师还建议在本节课中增加适当的课堂互动,如在翻译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与学生一起制定评价标准,这将有助于把评价标准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促进“教--评”一体化的实施。

最后,黎洁媛老师对使用《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来完成高三一轮复习进行了反思。她提出,新概念文本使得课程内容趣味性较强,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融入技能训练后,学生既有新鲜语料的输入,又能夯实语言基础,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部分语篇略显老套,需要更与时俱进的材料。同时,《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语篇主题与课标主题贴合度不高,还需补充其他版本的新教材语篇作为输入材料,来帮助学生贴合课标主题进行新一轮的复习。

本次线上教研活动介绍了本校对于使用《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进行高三一轮复习的实践与思考。高三英语备课组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经典教材,并将其巧妙地与高考备考相融合,该做法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转自:“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