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构建科学考查体系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2/10/9 14:04:07  阅读:154 发布者:

构建科学考查体系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2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述评

徐奉先

历史学是一门具有思想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人文学科。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以史育人导向作用,加强党史深入考查和彰显时代主题,促进教考衔接和引导高中教学提质增效,减少“机械刷题”,促进学校树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育人观。试卷风格、难度、结构、题型题量等保持稳定,促进新、旧课程过渡时期的考试内容改革有序、稳步推进。

彰显以史育人功能,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年,是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之年。历史科命题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注重呈现百年间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试题用党史教育学生、启迪学生,把教育考试打造成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加强对党史的深入考查

历史科命题通过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大史实和重要历史线索,结合学生高中阶段所学内容,考查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认识掌握程度,加强对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考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启发学生深刻认识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意义。如文科综合甲卷第41题是一道纵贯古今的试题,3段材料分别呈现了我国明代、近代和现代各历史时期的海防实力和海军建设情况,考查考生对各时期海防力量特征的把握,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学生在作答过程中,要首先认识到近代西方列强主要自海上侵略中国,入侵中国腹地也大多从深入江河开始,这与当时海防实力和海军建设的迟滞落后紧密相关,腐朽制度下不可能建设强大海军固守海疆。该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建设海洋强国是捍卫国家领海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的海军建设见证了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试题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这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乙卷第41题选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日本在战后国家建设中进行技术引进的素材,呈现两国技术引进的不同特点和我国独立自主发展国防科技的方针政策,考查学生将史实置于特定历史场景中进行分析的能力。学生需认识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是在国内基础十分薄弱、西方全面封锁的严峻国内外环境下取得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试题启发学生通过历史对比、国际比较,感悟和认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甲卷第31题通过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呈现了所有制结构调整对发展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及促进就业所起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成就。乙卷第31题通过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图,呈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获得更多经营自主权,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发展。试题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成就,感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开拓创新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要因素。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本质上虽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定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但其中某些与当代共同的、具有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的文化传统,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激励中国人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2022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思想,引导学生礼敬、自豪地对待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思想养分,树立文化自信。如文科综合乙卷第24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将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商周政治活动中心,与考古发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商周时期铜矿遗址同图呈现,揭示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化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甲卷第24题以《壤父歌》及相关故事为素材考查老子的政治理念,揭示了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定义:积极乐观、顺应自然、符合天道,劳动幸福,健康快乐,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进行了有益启发。乙卷第42题以东汉时期4位良吏事迹中涉及老虎的记叙为素材,展示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贤良仁政,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等,启发学生在作答过程中深入思考传统文化蕴含的治国智慧和对当代的启示。乙卷第45题通过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治理、风俗变革对国家统一强盛的重要意义,以及仁义教化、道德礼制在缓和社会矛盾冲突中的积极作用。

(三)铸牢学生理想信念基础

历史试题把握学生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注重选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型史实,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的考查力度,启发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将显性考查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作答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信仰的熏陶。如文科综合甲卷第30题通过展示抗战时期毛泽东、朱德对根据地边区政府特点的阐述,引导学生认识边区抗日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民主主义特征,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进行的民主建设和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甲卷第46题创设一战期间北洋政府不同派系围绕是否对德宣战产生激烈交锋的情境,要求解答黎元洪反对中国参战的原因和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学生可联想到,近代中国深受西方列强奴役和控制,即便参战取得战胜国资格,也无法掌控本国命运。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到护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无法挽救中国,由此启发学生深刻认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真理。乙卷第29题是陈望道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使中国社会“新旧”评判标准发生变化的阐述。在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等成为许多人用以分析和评判事物的科学准绳,试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中国救亡图存的真理。乙卷第30题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调整为切入点,反映出在日本侵华规模不断扩大、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转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小地主等同情或参与抗战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准确判断形势,以国家民族为大任,联合最广大的力量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试题引导学生在作答中感悟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展现的伟大智慧和斗争经验。乙卷第47题呈现了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广泛听取人民意见,采取逐步过渡的民主建政方式,既适应了特定形势的需要,又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妥善解决了建立人民政府所需遵行的民主程序问题等史实,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试题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民主建政在密切党和人民关系、提高干部群众政治觉悟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培育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2年是纵深推进“双减”政策的关键之年,历史命题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加强对基础性的深入考查,助力高中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和注重作业减负提质,促进“双减”落实落地。

(一)全面落实依标施考

高中课程标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准则,历史学科坚持依标施考,注重呈现课标中的基本史实、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组成的学习内容体系。在考查范围和比例上,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规范性,引导教师充分认识严格对照课程标准设计和组织教学的重要意义,做到依标施教;同时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突出主干、重点内容考查,考查深度不超过课标规定的层次,“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如文科综合甲、乙卷对选考题的设置,注重素材选取、问题设计与课标规定的选修内容主题和教材内容相契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3个选修模块试题分别涉及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伊士运河战争、李时珍、毛泽东,均为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情境既新颖又与所学内容有所关联,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对方法规律的提炼,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甲卷第2932题,乙卷第273435题等,分别涉及戊戌变法、古希腊民主政治、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十月革命等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试题通过情境的切换,运用丰富的信息,考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正确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二)深化基础主干考查

学校教育提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落实“双减”目标,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根本举措。高考历史命题通过对学科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深入考查,引导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使考试中基础性考查的深化和教学上的“强课提质”“轻负优质”保持理念上的一致和实践上的契合,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不追求提前结课备考和把教学重点放在解题的技巧性上,而是把精力放在讲透教材重点内容,注重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向育人为先的评价取向回归;使学生从机械重复的浅层学习,转向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的深度学习。如文科综合甲卷第28题以数据证明鸦片战争后上海进口货值并未因通商口岸的开放而大幅增长,与西方列强试图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的初衷并不相符。学生既需要看到进口货值不增反降的事实,也要结合所学认识到列强并不能通过鸦片战争立即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状况。只有深入认识和掌握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结构的演变,才能进行合理推导,得出正确结论,该题体现了对深度学习的考查要求。甲卷第34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考查点,试题的落脚点并没有落在常见的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工业领域,而是另辟蹊径,将情境创设重点集中在内燃机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的进步方面,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深度理解辨析和对蒸汽机、内燃机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作用的掌握,体现了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考查要求。甲卷第35题以冷战初期美国黑人团体民权组织向联合国指控美国政府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的历史事实创设情境,以黑人问题为切入点考查美苏冷战,要求学生对历史现象做出正确识别和判断,深入理解冷战思维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渗透,把握美苏冷战实质。乙卷第26题围绕宋代官职“通判”的概念展开,强调通判在监察和辅助地方长官方面发挥的作用,其设置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学生只有深刻理解“通判”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宋代特有的历史时空内,判断出通判的设置削弱了地方长官权力,但并未削弱州府本身的权力,方能正确作答。

(三)注重考查思维品质

减少机械、重复、被动的训练式学习,适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落实“双减”目标、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师规避刷题式训练模式,基于课程目标进行系统、弹性、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多地在基于问题探究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主动、体验式的学习,从而形成课标、课堂与习题的良性循环,营造良好教育生态。高考历史科命题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方法,通过分析论证以解决问题。开放性试题的任务设定遵循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注重历史事物间固有的因果关联,要求学生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基本方法,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和理解认识历史,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这样的试题设计有助于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重复、机械、固化的训练方式和备考模式,把学习、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文科综合甲卷第42题材料选自学者对20世纪特定时期内欧美国家所呈现的发展维度的定义与论述,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对国家发展维度的见解。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归纳、总结和概括发现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并得出合理结论。该题对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提出观点,宏观认识和把握历史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乙卷第42题选取《后汉书》等史籍中关于东汉良吏与老虎相关的4段材料,要求学生自行发现历史现象,并得出结论。学生既可以将史料作为真实历史记录,就良吏与地方治理、历史时期老虎分布地域、老虎活动与生态环境、虎患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等问题得出结论,也可以质疑史料的真实性,对历史文献中的非真实记叙加以讨论,还可以思考“苛政猛于虎”的政治文化理念对史书记录特定人物事迹的影响。该题在材料呈现、设问形式上皆有创新,信息主题集中且扩散性强,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也具有积极意义。

(四)丰富试题呈现内容

近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着力实现高考“人才选拔科学量具、立德树人重要载体、素质教育关键环节”三位一体的教育评价功能,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历史科命题从高中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考生认知水平出发,加强命题探索,通过试题体现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学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结合,通过呈现类型丰富的史实,促进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健康的体验,引导高中教学增强育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拓展性,提升育人质量。历史试题对体、美、劳的引导,注重将价值取向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彰显育人导向的同时体现学科特色和本质。如文科综合甲卷第47题围绕我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创设情境,展现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调查验证和科学研究,克服困难,最终著成世界中医药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试题凸显了古代医药学研究的独特价值和积极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中医药学,树立健康意识。乙卷第25题聚焦书法艺术,描述盛唐书法中蕴含的时代气象和独特风格,彰显汉字作为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承载了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学理念。试题启发学生在辨识不同历史时期书法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审美领悟力和感受力,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甲卷第26题围绕宋代海外贸易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我国手工业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认识。试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劳动观。

着眼新旧课程过渡,助力改革稳步推进

2022年全国卷高考处于新旧课程衔接过渡时期,学情考情较为复杂。一方面,一些省份是最后一年使用旧课标老教材,倾向于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一些省份仍将继续实行旧课标老教材模式的高考,备考策略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本届高三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较往届减少,学习效果地域差异较大。鉴于以上情况,历史科命题坚持“稳中求进”原则,既在试题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又保持考查内容和要求的总体稳定,助力不同水平学生的稳定发挥和考试内容改革的有序、稳步推进。

(一)融入核心素养理念

2019年起,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陆续在全国推广使用,预计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新课标、新教材可实现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与高考综合改革协同推进。其中,2020年开始启用新课标、新教材的全国卷高考省份,将于2023年实行新课标、新教材模式下的文科综合考试。如何在老高考模式下贯彻新课程理念和考查新教材内容,实现素养立意、能力落地,是基础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新教材使用省份的教情、学情,科学设计过渡时期高考命题方案,适度融入新课程理念,实现逐步衔接,助力考试内容改革平稳推进。历史学科通过优化情境设置和丰富试题呈现形式,加强对学生信息加工、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进而加强对与之相关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如文科综合甲卷第25题情境设计聚焦唐代中后期的皇族管理,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在作答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取“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这一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将史实置于特定的时空尺度中进行合理解释,方能得出宦官权力依附皇权存在,宦官权力增强凸显了专制集权的正确结论。甲卷第33题以1718世纪不同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创设情境,考查学生信息加工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推理过程需要将提取的信息置于欧洲殖民扩张的特定背景中,试题在能力考查的同时融入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乙卷第242733题分别创设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明代后期江南园林的兴建、16世纪“法国意识”的萌发等情境,学生均需在结合所学的基础上对题干进行综合分析、合理推理,进行正确的历史解释。以上举例旨在说明,坚持唯物史观,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正确解读史实,才能形成对历史客观、合理的认识。

(二)合理设计试题难度

3年,教育考试院连续开展面向全国卷使用省份的调研,把握学情变化,了解师生预期。调研结果显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本届部分高三学生曾数次中断线下学习进行线上听课和复习备考,学习效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历史科命题充分掌握各方因素对学情、教情、考情的影响,在保证试题选拔效果的前提下,保持难度总体稳定。一是注意合理配置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都能科学配置难、中等和容易试题,使不同水平学生均能发挥真实水平,展现学习成果。二是合理设计入手题难度,尽量稳定学生在考场上的心情和预期,提升作答信心。三是科学设计主观题的设问梯度和层次,遵循问题设计由浅层概括到深度挖掘的原则,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发挥空间,使他们在作答中能有效组织语言、有话可说,增强获得感。四是优化评分标准,既避免活题死评,也克服见字给分。尤其对于有一定开放程度的设问,侧重于考查思维过程,采用“思维模式的要点赋分”,如果学生能选择合理的角度,做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分析,则酌情给分。

(三)稳定学生心理预期

2022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科命题在能力目标、考查内容、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语言风格等方面尽量与2021年对标,使试题更加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心理预期,助力学生在考场上保持平稳心态。在素材选取方面,高度重视试题风貌的积极正面性,力求真实生动、贴近学生所学和社会实际,将历史学的人本理念和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融入试题,营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如甲乙卷均有多道试题涉及生产力发展、人文主义理念等,彰显了人类改造世界和创造物质、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促进学生在疫情下的高考中保持乐观态度和进行积极思考。

四、结

2022年高考历史科命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实际出发,注重对历史规律、历史本质进行深刻揭示,充分发挥以史育人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试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助力教考衔接和培育良好教育生态,助推素质教育和考试内容改革稳步推进。

徐奉先,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考试测量研究。

原文刊发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2年第8

转自:“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