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千里送教,东西协作研讨,深度学习交流,风景这边独好——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定西送教交流活动简讯
2022/10/8 14:41:05 阅读:371 发布者:
2022年9月24-28日,为落实《青岛市教育局、安定市教育局2022年东西部教育协作协议》精神,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安排,选派青岛市部分学科教师赴甘肃定西开展教学活动。青岛市初中物理选派崂山区教研员徐海虹,崂山七中李德生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东西部教育协作,初中物理共分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同课异构”。定西市教育局安排了多达八节课的同课异构,课题为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李德生老师的课采用崂山区近两年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围绕核心概念“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中的子概念“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展开,采用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之“三重五环节课前部分翻转教学模式”进行展开,分为“课前翻转”“课堂内化”“课堂常规教学”前后三个教学阶段。前期备课过程中获得市教研员王㺸老师、崂山区初中物理教研员徐海虹老师的多次指导。
课前翻转环节,让学生在前一节认识声音波形图的基础上,利用资料引导学习有关于波的知识,认识波峰、波谷、振幅、波长。课堂内化环节,引导学生回顾翻转学习内容,并针对频率、频率的单位进行进一步学习。至此,完成本节课的翻转内容的学习,给学生建立的本节课的学习支架——波形图,形成本节课的学习工具,为实施青岛市“方法-引领探究模式”奠定了基础。
课堂常规教学阶段,李德生老师利用上一节课课堂及课下利用DIS数字化实验设备中的声波收集器收集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波形图,引导学生运用青岛市“对比效应:并列-对比探究模式”,将模型图进行分类,通过对分类后的特点,将声波图分成波形丰富程度不同、振幅不同、频率不同的三类。针对三类波形图的声音特点,李老师首先采用原音重现,让学生感受声音,给出声音的具体特性名称,结合波形图分类的依据,引导学生猜想出该特性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实验器材、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分别进行实验并收集实验现象,最终分析获得结论。三个小环节独立成章,完全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打破了课本的束缚,更加贴近学生状况,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很好地体现了青岛市“贝尔纳效应:贝尔纳-放手探究模式”。
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以及崂山区立足于大单元教学角度的设计,吸引了定西教师的目光,课后大家围绕本节课的设计与李老师进行交流,对第二天的交流活动充满好奇,同时提出定西老师们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指导,为使交流更加有实效,送教两位老师连夜准备相关“点餐”内容。
第二部分:说课、评课。李德生老师从课标展开,以利用本节课作为课例向定西的老师介绍了如何运用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建构教学过程框架,然后从大单元教学角度确定核心概念进行备课的过程,从整理思路到寻找素材、设计实验、实例展示、细节修改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说课;同时解答了定西老师提出的一些细节问题。
徐海虹老师针对所有老师的授课和说课进行了整体的评课,评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研究能力给予高度肯定。针对定西实验器材缺乏,常规实验器材很难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的问题。徐老师从居家实验的开发和利用、课本实验的多次利用、身边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实验课的一般教学过程几个不同角度,进行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物理课堂如何开展实验教学”的小讲座。
第三部分:专家讲座。27号下午,徐海虹老师根据定西市老师们提出的疑问和需求,进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的讲座。讲座中,徐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利用青岛市“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指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探索四个方面进行讲授。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定西市老师们所需要解决的实际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座结束后,通过提问等方式,徐老师又对老师们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引来老师们阵阵掌声。
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之行,不仅把青岛市初中物理教学理念和多元化教学模式带到定西,还学习到了定西市老师们严谨、认真的教学和学习态度。真是不远千里送教,东西协作研讨,深度学习交流,助力教育发展。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