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闯关(2)》九年级22-23版
2022/10/8 14:38:54 阅读:179 发布者:
第十三章第二节 内能
城阳第五中学 栾文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实例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喝冷饮解暑
B.用热水袋取暖
C.烈日下的沙子烫脚
D.钻木取火
2.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
B. 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C. 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 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口的橡皮塞被冲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图片
5.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0~2min内乙物质比甲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C.乙物质在BC段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乙物质在在B点时的内能和C点时的内能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8.寒冷的冬天造成室外水管内的水结冰,甚至把水管冻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结冰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B.水结冰的过程中内能不变,温度降低
C.水结冰后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D.室外寒冷的气温可用量程为0~100℃的温度计测出
三、填空题
9.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填“ 大”或“小”),所以容易被压缩。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
图片
10.修建高铁时需要考虑钢轨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问题。气温升高会导致钢轨内能增加,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钢轨的密度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四、阅读题
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的温室效应
太阳通过热辐射把能量输送到地面,温暖了地球,养育了万物。
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能量.由于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减弱这种向外的热辐射,因此地表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
大气层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是自然产生的,然而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 这些都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过高,将会导致两极的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淹没城市,大片良田盐碱化。温度的升高还会影响全球气候,使得一些地区暴雨成灾,而另一些地区干旱少雨,促使土地荒漠化。
(1) “太阳通过热辐射把能量输送到地面,温暖了地球,养育了万物.”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
(2)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由于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层,大气中的_____气体会减弱热辐射,因此地表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3)地球温室效应加剧,主要的人为因素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第十三章第二节 内能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
6.ABD
7.ACD
8.BCD
三、填空题
9.大、做功、剧烈
10.热传递、变小
11.降低、减小
四、阅读题
12.(1)热传递
(2)放出、二氧化碳
(3)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