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
2022/9/30 14:52:31 阅读:661 发布者:
新学期,新气象,《仙游初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将新课标精品内容做了梳理,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加结构化、系统化地学习新课标、新教学、新评价,从思维到能力,达到再一次地跃迁。
方案共分5个部分,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
此次的方案完善了培养目标,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现在共654个字,在制订时,曾经尝试过用不同的思路(5种)来表述,改了至少57稿。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时代新人提出的新要求、新提法,代表国家层面为初中毕业生画像,也是目前最大的共识。
基本原则上,针对义务教育特点, 聚焦课程育人本质,从方向、对象、目标、实施机制和育人方式五个方面,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基本遵循----
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
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
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新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从课程类别、科目设置、时间安排明确课程设置要求----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突出国家课程主体地位
初中设物理、化学、生物学分科课程和科学综合课程,供地方、学校选择
艺术包括一至二年级设置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 (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 由学生至少选择两项
首次兼顾“六三”“五四”两种学制
同时也优化了课程设置,减少了一些科目,比如整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九年一体化设计;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倡导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劳动、信息科技独立设置;专题教育渗透,不独立设课;推进课程治理:不规定课时时长,保证课时、整合实施,打通与“330后”的关系,因地制宜、激发活力。
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
在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上,对课程标准编制建议: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
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凝练课程核心素养;探索用大概念、项目或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拓展内容供选学;强化实践;建立超越知识点目标的学业质量标准等.
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
适应“六三”“五四”两种学制安排上的需求
课程方案对教材编写也提出了要求——
体现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与时代性
吸收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强化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增强吸引力,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生动案例阐释抽象概念
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变革
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强化教材学段衔接
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探索数字化教材的建设
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分别编写教材
在课程实施方面细化了实施要求,按照五个基本环节提出要求:
明确省级制定课程实施办法、学校编制课程实施方案
深化教学改革: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因材施教
改进考试评价:观念、方法、质量
强化专业支持:培训、教研、科研
健全实施机制:明确国家、地方、学校职责,强化监测与督导
转自:“仙游初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