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秋日教研三部曲,奏出悠扬的语文和弦

2022/9/30 11:01:37  阅读:186 发布者:

草木染华,初秋送爽,秋日的第一阵教研之风如期光临我校。在国家“双减”政策和新课标引领下,宁波教研室要对象山县课堂教学中新课标落实的情况进行调研。作为被调研的对象之一,我校也趁此机会,筹备起本学年秋季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

千锤百炼

打磨课堂

接到任务后,初中语文教研组立马进入“备战状态”。最终确定,由初二的王露雨老师来呈现本次的调研课。

王老师执教的课目为《记承天寺夜游》,她以“情境教学”的理念为依托,为这堂课搭建起一个大的情境框架,将学习任务于其中细化。

任务下达后的第三天,王老师首次试教,随之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皆指向这一设计的生涩。以汪荷月组长为代表的一众老师在课后立马展开研讨。她们精准犀利地指出了诸多问题:课堂缺乏朗读设计,冲淡了文言文教学的味道;文本研读流于表面,没有深层次的挖掘;情境设置有头无尾,缺乏必要的呼应。接下来的两天里,王老师针对这些问题,屡次作出修改,数度进行操练。经过多次的打磨之后,她的《记承天寺夜游》终于亮相。

短短几天的磨课历程,真可用“兵荒马乱”来形容,然如今想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好事多磨,好课亦需多磨,磨出课的味道,磨出思维的火花,磨出教研的氛围,磨出教师的成长。

生机涌动

课堂展示

在执教过程中,王老师将课堂的主情境设置为“名篇推介”推文写作,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这一情境展开。通过三个层递式的环节,她将情境与学习任务关联起来,使之成为学生可亲可感的“情境任务”,更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驱动其进行整合性学习。

首先,诵读入文、提炼文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味道,大体感知文本的内容。

其次,咬文嚼字、评图体境。王老师出示了学生自绘的三幅插图,指导学生合作来进行画面评价和朗读设计,兼顾了文本的赏与读。

最后,聚焦兴叹,品意悟思。这一环节设置了“一句话的改编”、“一份资料的引入”、“一种心境的梳理”、“一段结语的呈现”这四个环环相扣的任务,在情境中限定了思考的方向与边界,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深度与广度延展。

本次教学最终呈现得较成功,课堂涌动着充足的生命力。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调动,语言运用有了依托和空间,表达更具“靶向”,更富活力。于教师而言,伴随着教学内容的疏密间隔、课堂气氛的张弛错落,既提高了课堂实效,亦彰显了教学的艺术魅力。

如火如荼

评议探讨

课后,在教研组长汪荷月老师的主持下,评课会议紧凑开展。首先,汪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进展情况作了简要评价。王露雨老师紧随其后,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接着,县教研员戴铭红老师先行评课。她由自己对小王老师的过往印象谈起,肯定了小王老师的改变。此外,她提到了语文教师要走出三种困境:情境的困境、单篇的困境、乏味的困境。小王老师的执教篇目虽为单篇,但于单元学习目标而言,达到了联动的实效。不过,“公众号推文写作”这一情境,距离学生还是比较遥远的,这一问题需要小王老师深入思考。

最后,市教研员张霞儿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评议。她反复强调要用素养目标和大概念来驱动单元教学。素养型目标即明确教学要培养怎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小王老师的课以推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做中学”,要教给学生的便是能让他们灵活运用的技能,明确地指向了这一目标。只不过,教参中这一单元的导语上有这样一条:“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文本”,而怎样将联想和想象融入赏读中,依旧是这堂课待填补的空白。

本次课堂设置了情境内的任务群,比较值得肯定是,任务与任务之间是呈现纵向关联的层递式特点的。但稍有遗憾的是,最后任务结果的呈现不够丰厚,显得单薄。

小王老师还犯了新老师的“旧疾”——课堂讨论分组进行,各组仅选了一个场景,没有涉及其余两个场景。对这一点,张老师也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选一个场景做好示范,提供可视化策略,再对其余两个场景充分展开,并将关键字词的理解融入其中。

另外,张老师还提到,大单元教学要注意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是学习的依据。小王老师的推文写作课便可以考虑设计一份评价量表来跟进教学。此外,针对在场老师提到的写作教学这一话题,张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道出了“语文是可教的”,同时她还强调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分不开的,要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将之串联起来。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止。本次教研活动历经的前后三阶段,既各自彰显了精彩,又合奏出了最和谐动听的秋之曲。曲终韵未散,久久驻留的,是充实,是收获。

转自:“文峰初中语文教研组”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