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衢州市:研讨课标明方向 推进“双减”新课堂 ——2022年衢州市小学科学新课标研讨会
2022/9/29 14:19:20 阅读:395 发布者:
研讨课标明方向
推进“双减”新课堂
活动安排指南
1全市小科教研员会议
2研讨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3交流研讨专家点评
4区域新课标学习体会分享
2022年9月16日,衢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傅晖老师、衢州市各县(市、区)教研员及区域骨干教师,齐聚衢江育才小学,共同研讨小学科学新课标,进一步推动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区域学科智慧,为学科教研作引领。
01 全市小学科学教研员会议
会议由市教研员傅晖老师的主持。会上,各县区分享了上学期的亮点教研工作,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布置了本学期的相关工作,着重讨论并落实“明方向,建梯队,亮衢州”的教研目标,不断追求“趣、简、实”的课堂,进一步利用区域智慧,学习落实新课标,立德树人,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出学科贡献!
02 研讨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衢江育才小学的毛慧芸老师手持神秘纸盒开启了同学们的课堂探索之旅,同学们只听其声,不见其物,对“光是怎样传播的”进行猜测。为了验证猜测,同学们集思广益,充分交流讨论后,设计出两套精巧的实验方案,来到材料超市挑选所需器材,通过动手实验来搜集证据,最后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03 交流研讨专家点评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后,在衢江区教研员任桂良老师的主持之下,各区县骨干教师对此次教研课进行点评,各抒己见,使人受益良多。
骨干老师们夸赞授课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准备充分,两组实验精彩纷呈,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光的传播模型建立过程帮助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也有老师提出建议——可以加强实验后的交流与反思,并注重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收集运用到科学课堂中去。
04 区域新课标学习体会分享
下午,来自衢州各县区的骨干教师代表各抒己见,分享其所在区域于新课标学习与落实中的体会及案例。
1
《立足核心素养,有效落实新课标》
开化县重视跨学科的课外实践活动,知行合一,通过项目化学习,加强技术与工程的教学。
季丽奇 开化县实验小学
2
《思维磨砺,助力科学素养新发展》
柯城区“课标人人说”活动覆盖全区,以赛促学提升教师素养,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余珺黎 柯城区新华二小
3
《聚焦高阶思维 培养关键能力》
龙游县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工程实践,助力学习成果的迁移,培养关键能力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余菊仙 龙游县西门小学
4
《聚焦高阶思维 培养关键能力》
常山县聚焦核心素养,“个人-学校-县域”层层深入学习,以点带面,赋能课堂。
项珍 常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5
《聚焦素养 赋能课堂》
江山市构建探究课堂,因地制宜,走出教室,让孩子在虎山脚下学习与探索。
张旭红 江山虎山小学
6
《学习,让“任务群”更明确》
衢江区从核心素养的四个内涵出发,把握教学的素养导向,促进学思结合,着力实现“教-学-评”一致。
李丽 衢江区实验小学
衢州市教研员 傅晖
市教研员傅晖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并对全市小学科学老师提出殷切希望,强调要将新课标学以致用,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变革思想,真正做到用发展的眼光培养人。
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对科学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于“双减” 背景下新课改也有了更明晰的方向,他们将继续变革教学方式,注重学以致用,真正走向素养导向的科学教学。
来源 | 衢江教研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