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改变作业律动,让知识与生活同频

2022/9/29 14:09:12  阅读:285 发布者:

“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重构作业成为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也必然成为一线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抓手。魏玮老师带领的高新区英语教研团队也一直致力于双减背景下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这激发了我对作业研究的浓厚兴趣。作为九年级一线教师,我深感当下作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随意性、碎片化、冗杂繁复等,给学生造成很重的负担,也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真正让我行动起来的是那件事。

那是暑假结束学生返校后的第一节课,我给出了一个任务:谈一谈你们的“假期生活之最”。它可以是最难忘、最有趣、最刺激、最有意义…我以为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一连叫起来几个学生,他们都无话可说。我困惑至极,课下赶快叫来了几个学生进行交流,得出的答案却是“感觉每天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儿…...”。简单的回复触动到了我,十四五岁的孩子们在充满朝气的年纪本应该对世界满是好奇和热爱,但他们却桎梏于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并不善于捕捉其中细微的变化。匮乏的生活体验无法给知识注入新鲜的血液,知识与生活割裂。因此,出现了上述那一幕。

于是,我决定布置一项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当时恰逢讲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本单元主要针对各种各样的语言学习方法进行讨论。其中Section A 3a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语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Wei Fen采用观影学英语这一方法后对英语学习由“害怕不自信“到积极学习并享受学英语”的改变。以往九年级的学生们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后,单元中的各类语言学习方法总是不能给他们个人在英语学习方法上带来改变,即知识学习与学生生活呈现割裂状态。

针对此,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这样的作业:

首先,基于单元内容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其次,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执行学习方法,并从所学、所思、所感三个方面填写每日观察量表。

最后,三周后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自己的改变,输出一篇主题为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的文章。

为了作业内容要求更清晰明确,我给出了制定计划的问题支架和观察量表模板。

在接下来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方法选择时,有的学生只是空泛地写到I plan to learn English by trying many times.”;在填写观察量表时,个别同学需要不断地督促才得以继续坚持,有些则缺乏对微小变化或细腻感受的捕捉;在作文输出环节,有的学生过度模仿课文的结构与内容,导致过于“形式化”。有些同学语法错误过多,表达不畅,等等。

尽管如此,三周后,我依旧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了思维萌芽的痕迹,他们的文章中有对学习方法应用的阐述,有对自己微妙变化的记录,有对学习新的理解和认识以及突然的顿悟。

就这样,我亲眼见证那些曾经简短无趣的表述,因为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被赋予了灵魂和神采。是的,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

事后,我再度进行了反思,这次作业之所以成功,本质上是具备一些特征的。

首先、它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它通过真实的情境在知识与生活之间搭建了桥梁;

其次、它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它的完成方式灵活多样,成果形式不拘一格;

最后、它是能够促成学生成长的。通过自我监测并适时调整策略,促成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形成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恰好此时,魏玮老师给工作室成员推荐了王月芬项目组所著的《学科作业体系设计指引》。在这本书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关于长周期作业的相关专业解读。书中这样定义长周期作业:

“长周期作业,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观点、任务,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亲历问题解决的作业过程,完成作业的过程通常需要几日或数周不等。长周期作业也被称为长作业、长期专题作业等”。因此,长周期作业具有“主题性、长程性、生成性、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回归课本,教材中能与学生生活相契合的点还有很多,而这些都可以延展并进行英语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尝试。例如,课本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中主要是谈论喜爱的音乐和电影类型以及对创作者或艺术家的相关评述。那么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艺术节的真实情境,在艺术节到来之前布置相关任务。例如学习练习喜欢的英文歌曲并演唱,为喜爱的电影配音或绘制海报进行介绍,搜索喜爱的艺术家相关生平简历并进行评价等等,最后在艺术节当天为大家或介绍、或表演,进行艺术汇报展。除了挖掘某一单元,我们还可以尝试跨单元融合的长周期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例如,可以将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相结合,以"发现生活之美——探索背后故事——动手创造美”为主线进行长周期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探索并动手创作,最终落实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这次尝试结束了,却也是新的开始。我深深地感悟到:作为一线教师,三尺讲台看似很小,却是真真正正让理论落地的地方,是实实在在让教育发生的地方。让我们在属于自己的三尺之地行动起来——借作业之手,用知识链接生活,以生活盘活知识,改变作业律动,让知识与生活同频。

刘梦洁,郑州市第三十七中学英语教师,曾获得高新区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高新区优秀教师称号;教科研论文获得高新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所参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获得高新区优秀案例。主张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在存在。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