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我的英语教学观

2022/9/29 14:07:24  阅读:167 发布者:

新的学年来临了,一切都是老师们期待中最熟悉最亲切的样子。热闹的校园里也迎来了新的同事们,他们充满朝气,怀揣着对教学的期待,饱含着对教育的热情。在这样如火如荼的开学季,他们更想寻找一种教学经验,一种能更快投入工作的方法与途径。近期有很多老师跟我咨询,我把这些咨询整理成我的教学观与大家分享。

董震校长曾说:让教育有呼吸,让教学有生活,让知识有情感,让学生有灵魂。之前我认为这是一种思想引领,是我前行的方向。我并未意识到这些可以直接指导我的教学,也不知道该如何将其与我的实际教学发生联系。近几年,随着教龄和年龄的同时增长,也随着自己对课堂不断的新探索和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愈发觉得这些就是教学的真谛与意义所在。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我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英语教学:

A.重视练字

考虑到七年级同学的字体不是很稳定,同时还想激发一部分同学书写的积极性,我采取的方法是每两周为一个练字周期。第一周全体同学都练,第二周优秀的同学申请免练(当然她也可以不申请继续练),依次往后进行不间断的书写练习。对于优秀练字作品会在教室展板上公示,还会在班级小组内巡展。在这种比较灵活的练字机制下,两个班中所有同学的书写都较之前有很大的进步。

B.夯实基础

10班有一叫Mike的同学,他善于思考,学习态度非常端正,总能在回答问题时清楚表达观点,但是不喜欢背诵。早读时大家都拿着课本激情澎湃地晨读,他总是低着头把书放在桌子上,完全打不起精神。后来我跟他聊,我提议他进行复述或者仿写,他非常开心地接受建议。他坚持复述了一周,我鼓励他尝试仿写,在仿写中他出现大量的词汇拼写错误,一些常见的语法问题,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语言既需要以理解为基础,语言也需要肌肉记忆的帮助。现在的他理解了晨读的作用,每天还积极主动找我过关。还有一部分英语各项能力都比较薄弱的同学,我们组成了“孤勇者”学习小队(这个小队的名字来自一位不愿透漏名字的同学,他告诉我不是只有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我们这些凡人也是英雄”,这个小队因此而得名),学习小队有专人负责任务布置与落实,任务完成的时间不限,但是一周内需要完成并总结。灵活的日清任务减轻了孩子们的压力感,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慢慢找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C.问题驱动

课堂是主阵地,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要涉及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提问也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我在提问时一般会这样来提问:

课堂前的复习问题就找基础相对薄弱的的同学来回答,落实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课堂中的预习问题找平常爱偷懒的同学,落实他的预习效果并进行提醒和督促;课堂中的深度问题就找平常有些小傲娇的同学,他们的回答可能不如踏实的同学回答的全面、有内涵;课堂中有难度的问题,就找那些自愿回答并且基础较好的同学。

这样的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D.重视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和发展阅读素养。坚持精读与泛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将课外阅读任务统整至课后作业中,并组织学生定期交流和展示阅读成果。我坚持带领孩子们开展《典范英语》的阅读,七年级上学期和寒假中完成了典6,七年级下学期期完成了典7的阅读。每周阅读一个故事,每周保证两节阅读课(一节文本梳理+一节表演),每个星期撰写一个完整的读书报告。在这样的阅读氛围带动下,英语阅读已经成为英语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课也成为大家最期待的课程。

E.持续沟通

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关键。不管是师生之间,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之间还有任课老师和家长之间都需要积极主动沟通,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跟孩子们沟通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是大家成长的陪伴者,大家才是这条路上的主角”。有了这样的前提定位,孩子们会逐渐认识到学习始终是自己的事情,老师是一个helper的角色。同时孩子们的问题也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家校合力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非热爱无以坚持,非坚持无以永恒,我热爱这样的课堂,热爱着这帮可爱的孩子们。我也愿意坚持自己的初心,不断去学习,不断探索。让我的学生在自主落实中呼吸到最沁人心脾的成长气息,让我的学生在故事中丰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阅历。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