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韶关市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9/28 11:01:56  阅读:973 发布者:

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暨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99日上午83012:00,由市教科院组织,在韶关市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暨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研讨会,各县(市、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各高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与1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现场会议,其余各校高三语文教师、语文科组长和高二语文备课组长同步参加了线上会议。

本次研讨会先由北江中学上一届高三备课组长毛忠林老师介绍北中2022届高三备考经验,然后由北江中学新高三备课组长赖申老师介绍北中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的思考和策略,接着由仁化中学徐明生老师、南雄中学吴春明老师、韶关市五中张荆乐老师和仁化中学陈静静老师分别从2022届高考现代文阅读、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及提出2023届的备考建议,最后由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主任陈鹏飞分析了2022届高考语文、2023届高三7月期末检测和8月金太阳联考等几次大考的数据,并对接下来这届高三的备考工作做了规划和指导。

北江中学毛忠林老师介绍北中2022届高三备考经验

毛忠林老师主要从2022年高考面临的挑战、2022年北中高三语文组备考策略和2022年语文高考成绩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在备考策略方面,毛老师强调首先要统一认识,激发全组老师的斗志,制定科学备考策略,具体可概括为“夯实基础、覆盖全面、突破难点、融会贯通”。其次要凝聚教师智慧,自编优质备课资源,及时解决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书写与答题规范、思维能力的不足、没有构建知识体系和心理问题等。

北江中学2023届高三语文备课组长赖申老师介绍一轮复习备考的思考和策略

赖申老师首先强调在新时代,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大方向来讲,2023年高考备考,要关注学科素养的考查,要关注考查哪些能力,而不是哪些内容。在具体备考策略方面,赖老师认为要精耕细作,全程不松。第一,要关注新课标要求,联系教材;第二,把集体备课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责任到人,合力共推。第三,认真研究近五年高考真题,在备课组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在一轮复习中,每个板块结束前要求学生做高考真题。在作文备考方面,赖老师认为要立足现实意义、突出语言表现力和立意深刻,北中从高一开始就有计划地进行作文训练,坚持每周印发一份自己整理的时评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点评。

仁化中学徐明生老师对2022年新高考1卷现代文阅读分析及2023年现代文阅读备考思考

徐明生老师主要从试题分析、答题分析和备考思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徐老师首先将2021年新高考1卷和2022年新高考1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进行比较分析, 他认为所选材料文字较多、理论性较强、逻辑性较强,阅读难度较大,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接着,徐老师分析信息性文本阅读主观题,强调答题要抓住要点,答到关键点。最后,徐老师提出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几点备考思考,强调要进行系列、系统训练,尽量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文本的相关文体知识,重点突出情境化与解决实际问题,做题要善于拆分、拆解提干,逐步推进限时训练。

徐老师还分析了2022年新高考1卷文学类阅读试题,他从主观题目设置上比较了近两年的命题特点,强调现在设题反套路化,陌生化,要关注情境的设置,注重训练探究能力和推断能力。最后,徐老师主要针对小说文本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提出几点建议,他强调要落实好传统的必备小说常识,加强叙事学知识的复习,关注风格多样化的小说,加强群文阅读类型训练和情境化,陌生化题型的训练。

南雄中学吴春明老师对2022年新高考1卷古诗文分析及2023届古诗文备考建议

吴老师首先对2022年新高考1卷的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试题特点从选材和题目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他认为新高考的“新”主要体现在针对性和思想性。在文言文翻译上,吴老师总结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是课内重点实词不过关和文本意识不够强,欠缺情境意识。在文言文问答题上,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观点概括不到位,或者无法形成合理的观点。在诗歌答题上,主要是不知其意,概括不到位。在默写答题上,主要是写错别字,开放题胡编乱造。根据近年高考命题特点,吴老师再次强调古诗文备考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要夯实基础,读懂文本,提高审题能力。最后,吴老师强调古诗文备考吃力不讨好,要想办法不吃力也要讨好,想办法趣味教学变废为宝。

韶关市五中张荆乐老师介绍2023届高三语言文字运用题备考策略

张荆乐老师首先回顾了2022年新高考1卷的语用题,强调各题的答题要点和评分要素。接着,张老师进行宏观分析,从2021年和2022年全国乙卷、甲卷,新高考1卷、2卷比较分析得出命题变化有四点:1.选材多样性;2.阅读量大幅增加;3.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4.考察点有常青树,偶尔也会出现黑马。张老师聚焦新高考卷,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两套高考卷的不同。总体而言,语用题考点丰富,考查形式灵活且新颖。最后,张老师提出几点备考启示:一是重点要扎实;二是考点要覆盖;三是优选训练题,要有情境而且要新;四是命题要创新,多接触新题型;五是常规要长抓;六是加强阅读训练;七是注意活用现学知识。

仁化中学陈静静老师对2022年新高考1卷作文分析及2023届作文备考策略

陈静静老师首先对2022年新高考1卷的作文题的材料和引导语进行分析,特别强调“结合材料”的要求,既要结合材料的字面义,又要结合材料的内含意,结合材料的逻辑关系。接着,陈老师介绍了作文赋分等级,强调各类等级作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求。其中具体分析了一些优秀作文,高分作文一定要做到结合材料,由此及彼,要观照现实。陈老师还列举一些低分作文,指出其低分原因和存在的问题。陈老师强调考场作文要结合材料,由此及彼,分析三者的辩证关系,重视说理能力、逻辑能力,不能置换题目中的关键词等。最后,陈老师对2023年作文备考提出几点建议:1.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2.研究高考作文命题趋势;3.梳理新教材5本书的写作任务;4.扎实基础练好本手,创造妙手。

市教科院陈鹏飞主任对2023届高三7月期末检测、8月金太阳联考等语文数据分析

陈鹏飞主任做了大量又细致的数据分析,他首先从这届高三当年的中考成绩进行分析,对比高二7月份的期末成绩进行分析。接着分析这次8月份金太阳联考的语文数据,以及今年高考各校语文平均分情况。最后,陈主任初步规划了本届高三参加四次联考的时间,希望各校积极备考,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

转自:“韶关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