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之千里江山——美术欣赏课项目化学习迭代探索课堂实践
2022/9/27 14:37:43 阅读:636 发布者:
只此青绿之千里江山
——美术欣赏课项目化学习迭代探索课堂实践
项目化学习,一个改变学生学习的生动实践、聚焦学科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进一步将“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新模式,正在杭州市小河小学不断开展和探索着。学校作为拱墅区STEM教育(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积极推动区域学教方式的变革,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发展性学习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各个学科的老师们都在积极地实践探索项目化学习带来的新体验。
2022年9月22日,小河小学邀请到了拱墅区美术教研员吕纯滨老师和STEM教研员卢夏萍老师,参加了本次学校美术组陈约洁老师开展的美术欣赏课项目化学习迭代探索实践。
陈老师以驱动性问题为突破,创设情境,以穿越的形式带领602班的孩子们走进了千里江山图,将孩子们的眼光吸引到了画面中来。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过程中孩子们分小组深入探究作品的三远法构图,感受青绿山水画带来的色彩魅力,体会画面中细小的人物带来的生动和细腻。仿佛真的身临其境,在宋代感受其壮美的千里江山。
研讨课结束后,陈约洁老师就这堂课的构想以及整体项目化的设计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
紧接着,专家领导和老师们分别就陈老师的这堂探索课,毫不吝啬地给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和想法。
美术教研员吕纯滨老师从美术学科的专业角度给陈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首先,他肯定了陈老师的努力和勇于尝试。接着,吕老师就千里江山图这件作品的魅力展开了探讨,如何将学生带进这么富有魅力的画面中?如何引领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宋画这么巅峰的青绿山水作品?吕老师建议教具的充分利用,细节的充分展现,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充分解读,深入到作品深处,以点带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的去感受作品的魅力。吕老师真切的建议,给了陈老师准确的方向指引。
卢夏萍教研员则从项目化学习的角度,将课的结构梳理了一遍,肯定了这堂课的逻辑框架。同时指出这堂课与后续成果展示的关联系,是否起到了指导作用,项目化的特征是否鲜明,如何让作品欣赏辅助于最终的成果展现以及整个驱动性问题的解决,同时提出思维工具STW表的改进运用是否可以在这堂课上去体现?甚至提出了是否可以摒弃项目化框架的束缚,完全回归美术学科本位,来上这堂欣赏课。卢老师的每一个思路都启发了在座老师们的思考。
最后,李建广副校长、占仙兰副校长以及各位老师们都对这节探讨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宝贵的建议。这让陈老师茅塞顿开,也更加有勇气去面对遇到的困难,去寻找欣赏课真正最本质的东西。
课堂的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河小学的老师们正在不断的探索中,成为一个真正成长型的教师。
转自:“杭州市小河小学 拱墅教研院附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