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示范引领催奋进 勇毅前进向未来

2022/9/20 11:04:02  阅读:679 发布者:

示范引领催奋进  勇毅前进向未来

--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初中数学第2组)示范带学

淡淡荔枝香,浓浓教研情。为了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我区初中数学教研成效,促进我区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262日,广州市张河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精心组织了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初中数学第2组)示范带学活动。活动由广州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广州市张河源名教师工作室、增城区朱村中学协办。活动由张河源老师主持,特邀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室副主任许世红博士、努比技术(广州)公司龙诗娥老师担任指导专家,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初中数学第2组)全体成员、广州市张河源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增城区七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共约200多人参与本次活动。

会议现场

活动一:市百带学,示范引领

本次活动由增城区派潭三中温秀梅老师和广州市七十五中学邹务姣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第一节课,温秀梅老师展示专题课《坐标系中的图形面积》。温秀梅老师精心设计课件,教学环节层层推进,以八边形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有效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合作探究八边形顶点和坐标原点组成的不同三角形的面积,逐步变化知识难度,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最后通过微视频,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三点围成三角形面积的两种解题方法:一是直接运用三角形面积求解;二是割补法,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差进行求解,为听课老师呈现一节精彩的数学示范课。

温秀梅老师展示《坐标中的图形面积》

第二节课,邹务姣老师展示专题课《坐标与面积-知面积,求坐标》。邹老师以求三角形面积所需的“基本工具”--三角形面积公式&已知两点求线段长度奠定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三个任务,一题多问,知三角形面积,利用方程思想或点的平移特征求出第三点的坐标,环环相扣,让学生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邹务姣老师展示《坐标与面积—知面积,求坐标》

活动二:课例研讨,助推成长

(一)执教老师分享

温秀梅老师分享:本节课围绕课本84页习题第2题八边形在网格中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展开,通过“看、说、算、听”四个维度展开。设计注重数学知识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变化,强调动手作图,解决问题能力,渗透从一般到特殊、类比化归、数形结合思想。小组合作互助模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逐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温秀梅老师分享

邹务姣老师分享:本节课运用坐标轴上的坐标求线段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面积作为铺垫,通过已知两点坐标及三角形面积,渗透方程思想与点的平移数形结合思想求三角形第三个点坐标,强调动手作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邹务姣老师分享

(二)张河源老师点评

张老师认为温秀梅老师的课堂主要亮点有:

1.教学目标明确。围绕课本八边形展开,效果突出;

2.内容设计精巧。以八边形为背景从不同维度建构三角形求面积;

3.教学方法得当。采用讲练结合,小组探究合作,学生现场展示,借助微视频,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课堂教学;

4.教学情景真实。启发学生思维,多维度培养学生思考,突出本节课三角形面积计算重点。

建议

1. 让学生把已画三角形加上阴影,进一步凸显三角形,与建构的梯形或矩形形成鲜明对比,探索求三角形面积所需线段长。

2. 抓住数学本质,去掉八边形背景,回归格点三角形,提炼格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张老师认为邹务姣老师的课堂主要亮点有:

1.守程式,突成效。遵循专题课的教学程式,有效组织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善追问,导思维。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

3.巧设计,强建构。多层次围绕知三角形面积求其中一点坐标,把面积转化为线段,把线段转为点坐标,建构知识联系。

4.重方法、抓规范。限时训练,辅导学生,小组探究,生成呈现,激励评价,多方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思想。

建议:教师需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张河源老师点评

活动三 技术赋能,教研创新

许世红博士带来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牵头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5G+智慧教育”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的最新研究成果。只需手机录音同步伴随式采集两节名师示范课的音频数据,即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自动从目标定位、课堂艺术、课堂调控、思维激发、评价反馈、整体发展、合作交流、学习体验、目标达成等九大维度进行课堂观察和教学诊断,生成课堂大数据分析报告。CSMS评价结论与教师的现场观课体验高度一致,数据显示,2节示范课的大数据指数均高达90分以上,尤其在课堂艺术、思维激发、学习体验方面几乎满分,反映出两位名师的优秀专业素养和高超课堂教学能力。

许博士结合课堂大数据分析报告生动介绍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区域教研,她结合数据展示两位名师在思维激发上如何促进了课堂学习的有效发生,也提醒名师可适当降低对课堂的高度掌控,进一步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充分还给学生。

学科教研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相结合,可帮助教师更精准地洞察教学特征、精准指导学生有效开展深度学习,将促进课堂教学从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向重点关注素养培育转型,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区域教研创新。

许世红博士指导

此次教研活动,格外精彩,既为名教师培养对象提供了示范带学的平台,也为教师创造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在场教师无不获益匪浅,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教学需研究,在以科研兴校的道路上,我们数学人将兢兢业业,奋发向上,集思广益,精益求精,齐心协力为我们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转自:广州市初中数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