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共研新课标,线下赋能新课堂
2022/9/20 10:53:06 阅读:274 发布者:
——记城阳区义务教育
初中化学新课标专题培训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准确理解和把握22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8月1日-2日,青岛市城阳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专题培训活动在白云山学校举行。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城阳区初中化学教研员魏英姿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化学教师相约云端,研学共鉴。
专家讲座
8月1日上午,原威海教科院化学教研员、原山东师大校外教育硕士生导师丛祥滋老师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与评价》讲座。丛老师首先从课标变化、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方面解答了老师们关于新课标的疑问。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新课标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丛老师从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大概念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核心素养等角度进行了解析,并以“燃烧的利与弊”、“物质的化学变化”等具体中考题目为例,深入剖析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为我们日后实践新课标教学指明了方向。
8月1日下午,城阳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魏英姿老师带来了《对新课标素养立意命题的思考》讲座。魏老师围绕新课标下素养立意的命题,以中考化学真题为抓手,聚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对为什么要素养立意命题、如何素养立意命题进行了解析。魏老师指出,只靠成题进行练习会使我们忽视题目的育人价值,无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变化,研究试题命制,也是掌握新课标的一种重要途径。针对老师们日常教学的困惑,魏老师给出了具体教学建议,帮助我们创新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双减。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明确教育教学方向,落实新课标课堂实践,刘小青、孙佩佩、刘阳三位老师带来了基于新课标理念的第三单元主题备课和课时设计报告。三位老师分别从大概念下的单元主题设计、单元教学研究过程、提升式单元复习课三个角度进行了汇报,呈现了如何研究并落实新课标教学,为我们新学期开展跨校联组集备提供了新思路。
8月2日上午,青岛实验学校的李爱华校长做了《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项目化学习探索》的报告。李爱华老师首先详细分析了新课标的实施带给我们的变化,围绕新使命,新理念,新任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核心素养取向的化学教学要做出的改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项目式教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此后李爱华老师介绍了青岛实验学校开展的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的探索工作,以“海洋资源开发策划书”和“制作狂欢节最佳饮品”为例,对项目式教学进行深入介绍,并且给出了一些实用建议。一个完整的项目,每个问题之间有逻辑上紧密联系,项目式教学要有学生的选择和发言,重视过程中的评价,避免目标和评价标准不清晰,也避免先学知识再运用,为我们运用项目式教学呈现学科主题内容给予了诸多启示。
只有愿望,没有行动,终究只是美好幻想,只有新课标理论武装头脑,没有教学实践,那终究是纸上谈兵。在8月2号的下午,所有的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新课标的感悟,依托一节具体的课例进行了展示交流,各个学校所选课题各异,风格不一,角度不同,成功展示了自己学校课题组的学习成果。
盘点收获
通过本次新课标专题培训,我们再次感受到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深刻变革。城阳区全体化学教师纷纷表示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砥砺深耕,让课程标准的新观念、新理念真正走入课堂教学,让初中化学教学与研究百花齐放。
心中有标准,脚下有路径。为期两天的培训圆满结束了,但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才刚刚开始。只有不断的潜心钻研,我们才能迎接新到来的课程改革的挑战,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让我们在新课标的航领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科专业能力,开启新学期的新篇章!
转自:“城阳初中化学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