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胶州初中地理】胶州市初中地理学科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培训

2022/9/15 10:01:26  阅读:1000 发布者:

       教育部于2022421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根据青岛市教科院《关于组织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专题培训活动的通知》(教科院〔202247号)和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2022年全市教师精准提升工作实施意见》(胶教体字〔202242号),为强化对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的研修培训,加强课程实施的有效指导,719-20日胶州市初中地理学科全体教师在胶州市第六中学集中进行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专题二次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种子专家经验交流、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由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初中地理教研员朱铎锋老师主持。

1

仰望星空 拥抱大地 守正出新

       第一天的培训邀请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地理教研员王志先老师开展《与时俱进 守正出新——学习新方案与新课标的思考》专题讲座。王老师的讲座中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要坚守学科本质,守住课程标准的底线,探寻学科育人新思路的要求,明确了地理教师要做有情有怀、有度有量的地理人的要求。‍

       志先老师在培训最后特别强调了今后大家应该努力的方向。我们要传道授业解惑,要把“传道”放在首位,要不断“修身”,在教师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中,同时引领学生们走好路,达到共同进步。要坚守地理的本质,坚守地理专业、地理味道;要坚守依靠课标教学评,这是应该达到的底线,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水平,教师水平适当有所提高;要坚守教育教学规律不变,知行合一,尊重认知规律;要坚守师生共同成长,让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教师也应该有,成就学生同时成就自己;要坚守初心,做人的初心、做地理老师的初心、做家长的初心,虽然每个人的力量微小,但是也要把这一点点事情做好!

2

课程内容理解与实施

       培训活动的第二阶段,全体参训教师共同学习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合修订组核心成员袁孝亭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邵志豪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向东教授的三个主题培训。

       袁孝亭教授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其教学关键点例析》为主题,结合2022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之一——区域认知进行了解读和案例分析。邵志豪教授以《学习活动设计与地理实践力培养》为主题,就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内涵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王向东教授的讲座主题是《核心素养整合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应对策略》,王教授认为素养整合是历史发展之所趋、当前教育之所需、素养本义之所归、全人教育之所需、实践难点之所在,素养整合既是实然的需要也是应然的需要。

3

种子专家经验交流

       培训第二天的上午,我们跟随胶州市派出参加2022年青岛市新课程标准培训的三位老师进行了专题学习。

       胶州市第七中学李先波老师以《浅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地理课堂教学的初步设想》为主题进行了专题交流。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凸显新课程标准对地理课程性质的高定位。再结合实际教学,分别阐述如何通过分析课标制定教学目标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并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然后从自身参与中考命题的经历方面,结合具体试题的分析,让老师们明确考试过程中如何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最后就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给老师们提了许多有实效的建议。

       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张云霞老师以《浅议新课标引领下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如何撰写》为主题进行经验交流。主要和老师们一起解读了新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阐述,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化,体现了地理课程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独特价值。

       青岛胶州英姿学校张浩老师以《从教走向学——开展活动到任务驱动》为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张老师从课程目标、核心任务、情境创设三个方面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建议。简单活动不能承载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核心任务是实现素养目标的载体和证据 ,核心任务应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通过再现课堂场景,让老师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产生更多的思考。

4

说课课例展示

       胶州市第十五中学姚雨佳老师以本次修订的新版地理课程标准中“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主题进行说课。在说课中,姚老师紧扣课标,从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有序展开说课。在说课中紧扣课题,从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紧贴学情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轻松的地理课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胶州市第十五中学孙光宗老师以《西亚的石油资源》为例,通过图文材料理解石油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和生产特点,感悟“西亚地区左右世界石油价格”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教学过程设计为4个环节,分别是石油之“源”、石油之“销”、石油之“利”、石油之“忧”。通过四个环节的学习,结合多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的理念,滋养人文情怀,关注国家能源安全,增强社会责任感。

       胶州市第八中学孙敏老师以《黄河》为主题进行说课课例展示。为达到较好的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采取分析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大比拼”的形式,设置两个专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拟实验等活动展开对黄河的探索。通过专题一:黄河记忆(寻黄河文化,讲黄河故事,忆黄河英雄)的学习,使学生深入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感悟团结、奉献的黄河精神。通过专题二:生态保护(观黄河变化、析黄河问题、思黄河治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黄河存在的问题,以及其综合治理措施,并体会生态转变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培养学生人际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孔庆祥老师展示说课课例《一瓶蚝油,品味粤港澳》,从李锦记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探究粤港澳的区域特点和差异,创设四个情境:味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并描述澳门的区域特点;味延——学生自主探究香港的区域特点,小组讨论香港的人地矛盾及解决措施及反思;味迁——学生归纳港澳和内地的合作联系;味传——展望港澳与祖国内地合作发展的新动向。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港澳的区域差异,感受祖国改革的伟大成就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5

--评一致性的解读与思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培训活动最后,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员朱铎锋老师开展以《 中考新形势,课程新标准,试题新变化,教学新启示  》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朱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理念、新课程标准对学业水平检测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三个方向,强调“教--评”一致性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及整体一致的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为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课程的这种专业化诉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而矫正种种偏差,建立专业自觉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课程视域的专业化诉求,导致对“教--评”一致性的关注和评价领域的范式转型,使得“教--评”一致性的实现成为可能。“教--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是清晰的目标,“教--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其实现与否有赖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地理教学应向“教--评”一致性的纵深方向发展,进而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新的时代需要培养新的人才。通过本次培训,全体地理教师深入理解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目标。明确了今后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向,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学生打造更加具有地理色彩的新课程,学习掌握更多的地理工具和更先进的技术来服务教学,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做出地理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努力!

转自:胶州市初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