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丽水莲都:凝心共研新课标 奋楫扬帆新征程——莲都区2022年小学科学暑期集体备课

2022/9/14 8:49:57  阅读:696 发布者:

凝心共研新课标 奋楫扬帆新征程

——莲都区2022年小学科学暑期集体备课

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为进一步推进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我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在区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蓝岳美老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莲都区小学各校(含校区)五六年级科学教师共计150余人,一到四年级科学教师共计209人,分别于827日和28日,汇聚在莲都区人民路小学,开展莲都区2022年小学科学暑期集体备课活动。

专家解读 拨云见日

新课标出台已四月有余,许多的科学教师却仍然像雾里看花,知新课标而不明方向。因此,本次备课活动的第一项就是带着课标看喻伯军老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解读》的视频讲座。喻老师从修订背景、主要特点、主要变化、学习建议四方面详细分析解读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素养导向”和“学以致用”两个关键视角为我们拨云见日。参会的教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分享,感悟思考,记录要点,初步理清了新课标的研习思路,也明晰了用新课标指导日常教学的基本途径。

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能亲身参与新课标的研读实践,有机会结合教学经历分享心得收获,促成本次新课标学习的成果最大化。基于不同学段的研习需求,我们为五六年级学段精心准备了《落实探究实践,发展核心素养》《扣精神把方向—义务教育科学新旧课标对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达成项目化学习的目标》《新课标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订》《从问题到实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小初衔接立根基,精研课标促提质》6个主题方向的6块课标研读内容,为一至四年级学段精选了《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幼小衔接》《如何加强学以致用,体现素养导向》《如何根据新课标确定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开展项目化学习》《如何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6个主题方向的6块课标研读内容。参会教师们分成不同小组,根据教学实际和细分的研讨方向对新课标相关内容进行1小时的研读和充分的组内交流。回到主会场后,每个组的代表进行观点报告和交流,以新课标来剖析各自主题,梳理研读收获,探索新学期教学策略,展望新学期教学改进。

备课实战促进教研

(五六年级分会场)

基于全区各个学校不同的师资情况和实际需求,为了更实际地帮助各校教研组开展二度备课和教师个人进行三度备课,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827日下午五六年级的分会场分别安排了单元项目化备课展示交流和传统探究实践备课展示交流。参会教师不仅能观摩到整个二度备课和三度备课的开展过程,也通过参与互动交流,理解备课思路和操作方式。

首先是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科学教研团队以五上《光》单元为例,作了精彩实效的集体备课展示。周波锋老师以时间轴为序详细介绍了整个备课流程。从备课组集体研读新课标开始,进而分析教材特点,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创设情景,提出驱动性问题,设计项目化二度备课的方案,开展重难点分析,进行团队下水实验,通过修改整理,形成学校二度备课的资料。

奚雯翼老师对《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中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二次备课经验进行了分享。随后,蓝鑫龙老师对《制作一个潜望镜》集体备课下水实验情况进行了展示。两位老师对五年级上册《光》单元重难点实验的解析,让参会老师们明确了探究实践的要点和难点,为老师们的三度备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奚雯翼老师和蓝鑫龙老师集体备课展示

为保证教学评一致性,大洋路教育集团城西校区的纪素芹老师经个人三度备课后,现场进行了《制作一个潜望镜》的模拟上课,参会的教师积极互动,踊跃点评。

 纪素芹老师模拟上课                         互动点评

最后,毛剑梅老师以“走向真实问题解决的跨学科实践”为主题,从“基于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模式”“基于真实情境加强学以致用”“基于综合评价体现素养导向”“基于工程实践实现跨学科融合”四个维度,总结了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科学教研组在项目化单元学习设计中的经验,勉励参会教师精研课标,精读教材,团队合作,勇于突破。

莲都区人民路小学科学教研团队以六上《微小世界》单元为例,开展了扎实协作的集体备课展示。高福乐老师从介绍备课组成员的特点开始展示备课流程。备课组以“人尽其用,各尽其责”为原则,组建分工合作的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体备课的操作特点是立足课标,精读教材、结合实际、分工合作、集中突破和精耕细作。让专业素养强的教师带领新课标研读和教材的精读,让实验操作强的教师带领团队重难点实验突破,并落实教师进行修改汇总,形成学校教研组的二度备课资料。

紧接着由刘英小学的颜俊芬老师和中山小学教育集团的蓝剑锋老师两位备课团队成员一起向参会老师们展示了《微小世界》单元重难点实验的二度备课情况,对下水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进行了经验分享。

聚焦项目化教具巧增效

(一至四年级分会场)

828日下午,一至四年级的分会场安排了两大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由我区四个项目化先行学校,从不同的维度对项目化实践进行分享和交流。第二块的内容是“教具改进与创新介绍展示”。

首先由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的吕亚萍老师介绍以《项目化学习“矿石奇缘”实践分享》为题的单元项目化实践案例。该案例立足课标,结合实际,运用了四个主题大驱动性问题和八个子项目,对四上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的学习内容进行重组。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理念,以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圆心,根据“从课堂到生活”“从生活到博物馆”“从博物馆到报告厅”的思路,进行项目设计、开发和实施,将核心概念贯穿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成果斐然。

第二位分享的是莲都区人民路小学的吴振峰老师,她以《学以致用,促知行合一——人民路小学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为题,分享六下《小小工程师》单元第3课《建造塔台》的微项目化实践案例。吴老师紧扣新课标“学以致用”的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了微项目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对工程的了解,感受工程的复杂与魅力,促进学生的知行合—,创建在双减背景下更有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学习体验。

第三位是莲都外国语学校特色部的周雅老师。她以《立足教材,做不同形式的项目化》为题,引导大家通过多种平台进一步认识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理念和最新发展,探讨和分享在项目化实践中如何善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更好地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力量,立足课标,结合教材,多维度构思,开展丰富多样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最后莲都区天宁小学的陈建秋老师带老师们从认识天宁小学的百桑园开始,以半参与式研讨互动的方式,介绍了精彩纷呈的长周期项目化实践活动《项目化研究:校园养蚕活动》。结合案例,陈老师适时穿插了“如何选择驱动性问题”“如何评价研究成果”“如何对项目化实践给出改善建议”进阶式交流互动。参会的老师们,有思考有记录,有分享有收获,对长周期项目化实践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第二块内容是“教具改进与创新介绍展示”。奋战在一线的莲都小学科学教师是有心又有才的。此次参展的老师们基于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现有教学实验器材及教具进行了创造性改进。他们把教具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生的兴趣紧密结合在一起,亲自动手创作。创作所用材料大多环保,易于取材,有形式独创性、内容针对性与普适推广性的特点。

通过参展老师们对自制教具从设计理念、玩法、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的讲解说明和操作演示,参观教师们不仅开了眼界,也收获了知识,更启迪了教学思路。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践则空。两天充实的活动让老师们研讨了新课标,厘清了教学思路,汲取了项目化学习的新理论,躬身入局,产出经验,互相探讨,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活动最后,教研员蓝老师布置了本学期主要工作,并充分肯定了本次备课会所有参会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积极参与。她评价本次活动准备充分细致,交流互动有效,展示丰富精彩,汇聚了集体的智慧,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达成了资源共享,促成了教育共进,为莲都区小学科学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最后,蓝老师要求老师们以精研新课标为抓手,备好、上好每一堂课,精准落实教学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

本次活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经验交流与共同成长的平台,帮助教师研读新课标,增强教师备课实效性,为更好地有序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助力。秋风已起,韶光正好,新学期,新征程,奋斗正当时……

来源 丽水小学科学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