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点《普通话语音学习难点及方音地区语音问题矫正的点拨》
青岛 韩奇伟
韵母:
单韵母:
i 规范的发音方法:口微开呈微笑状,扁唇比e的开口度小,上下齿相对,舌头前伸,舌尖弯向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高抬助力发音。
云南籍的错误发音习惯:上下齿之间缝隙过小,舌尖错误地紧抵下齿背助力发音。
矫正关键:舌尖只做下弯动作不紧抵下齿背,舌前端高抬助力发音。
需矫正地区:云宣威南部分地区。
ü 规范的发音方法:口微开近椭圆形,唇略前突尽力撮口呼,舌尖下弯,舌前部略隆起,大脑清晰地指挥舌前端助力发音。
贵州、四川等籍贯的错误发音习惯:“嘴唇习惯性外展,撮口呼口形固定不住”,没有执行单韵母:“口形始终不能变”的发音要求。
矫正关键:撮口呼持续不变,嘴巴固定不动。
需矫正地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复韵母:
ie跟 üe 教学当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 教师的教学发音指导表述不规范,误导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用书》(2017年版p114页)的表述有误:“ie和üe在发音时,“i和ü的音较短,e音响亮而长。”而汉语拼音发明者周有光先生在《周有光文集》(第二卷)p623中写道:“‘韵母ㄝ单用时写成ê。’换句话说,不是单用的时候要把ê写成e。”这句话的意思是复韵母ie 跟 üe里的ê不是“单用”—— 只是写成e, 却不读单韵母 e的音,而应读成“ê”的音。而受《小学语文教师用书》的影响,多个公众号的课堂教学视频范例,教师指导学生发音却都将“ie üe”的发音方法错误地表述为“由i滑向e,由ü滑向e” ,事实上多数教师自己也并没有教学生把ie üe里的e 读作e,只是备课、课堂上教书没有认真想一想罢了。
2. 复韵母ie üe发音时,习惯性地嘴巴过度外展,还错误地将舌面中部高高隆起助力发音。
复韵母ie üe 规范发音的方法分别是:由i、ü的口形滑向“ê”的口形,“ê”的发音舌头前伸,舌尖下弯抵下齿背,舌前端助力发音。
矫正关键:嘴巴规范外展,舌前端助力发音。
需矫正地区: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省。
声母
声母发音需要完成连个明显的动作:成阻(形成阻碍),除阻(消除阻碍)。
鼻边音混淆:
鼻音n规范发音方法:舌前端的舌面点状抵上齿龈成阻(大脑有明显的感觉),舌尖突然下撤,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除阻,气流从鼻腔发出。
边音l 的规范发音:舌尖边缘立起抵上齿龈后部硬腭前端成阻(大脑有明显的感觉),然后舌边缘突然下撤除阻,气流从口腔发出。
矫正关键:
(1)严重混淆者,鼻音n发音时要舌前端舌面点状用力抵上齿龈成阻,而后舌前端舌面突然下撤除阻 ——专注地做这两个动作可以短暂屏蔽大脑记忆中的错误发音动作。
(2)严重混淆者,边音l 发音时要用立起的边缘用力抵上齿龈后部硬腭前端成阻,而后舌边缘突然下撤除阻 —— 专注地做这两个动作可以短暂屏蔽大脑记忆中的错误发音动作。
(3)大脑清楚地、专心致志地准确指挥鼻音n只用鼻腔发音,鼻音l 只用口腔发音。
需矫正地区: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甘肃、宁夏、安徽等多省市混淆习惯极其顽固。
平翘舌音混淆:
平舌音z c s 规范的的发音方法:舌尖下弯抵下齿背成阻,舌尖突然后撤(留一条窄缝)发出声音除阻。(注意:舌尖不能伸到有上下齿之间或牙齿外面)
翘舌音zh ch sh 规范的发音方法:舌尖上翘抵硬腭前部成阻,:舌尖突然下撤发出声音除阻。
矫正混淆关键:分辨清楚平翘舌音声母 z c s 与zh ch sh字母形状的不同,找准舌位,不随意按记忆中的错误习惯发音。
需矫正地区:山东、四川、贵州、云南、贵州、吉林等我国多个省市地区。
轻声:
轻声规范发音的方法:轻声读得又轻又短,但是音高有不同。
矫正关键:专心致志听老师轻声音节的范读,努力感知轻声音节的音高,努力提升耳力。
需矫正地区:平时从没有研究过轻声音节、没有认真学习过轻声音节规范发音的地方。
二、讲座《精研教材优化教材 提高拼音教学实效》
三、发音举例
汉语拼音 第1、2课青岛 韩奇伟
一、单韵母:
1. 单韵母有6个:a o e i u ü。
2. 单韵母发音要领:单韵母发音响又长,口型始终不能变。
3. 牢记单韵母发音口诀歌,严格按照发音口诀的指导找准舌位、摆好口形,再练习发音。
单韵母发音口诀歌:
嘴巴张大a a a, 嘴巴拢圆o o o,
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
嘴巴小圆u u u,鱼吐泡泡 ü ü ü。
4. 练习前,先背诵单韵母发音要领“单韵母发音响又长,口形始终不能变”,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习惯——严格按照发音要领要求发音。
5. 建议总结内容之一:6个单韵母连起来读,口形越来越小。(为学好复韵母的发音做好铺垫。)
来源:韩老师小学语文快乐基础营、统编语文教育 微信公众号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