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简报 | 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一期)第一小组简报分享
2022/9/8 9:41:44 阅读:754 发布者:
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一组)简报
第一组组员:
邓瑛、房景楠、朱良齐、王思思
黎润航、陈小武、李晓宏、邹璞玉
王瑞瑶、黄东阳、王靖雯
门庭如市,意犹未尽
基于多方式学习的综合课程探索,第一小组精英汇集——市直属房景楠、王靖雯老师,宝安区邓瑛、陈小武、黎润航、黄东阳老师,罗湖区朱良齐老师,福田区邹璞玉老师,南山区王思思、李晓宏老师,盐田区王瑞瑶老师,共11位老师从城市、校园、自然科学、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开展课程设计与交流汇报。
2022年8月25日,学习班第一阶段“主题学习、理论提升”和第二阶段“项目研发、交流汇报”环节暂时告一段落。教室里笔记沙沙声犹在,专家激情讲课声犹在,班委忙碌的身影犹在。学习期间,那整齐的会场、热烈的气氛、字里行间的思维火花,让人记忆犹新、意犹未尽。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黄宏武主任的开场讲座,明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李力加教授的讲座,提出“旧教材+新理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可行性;王大根教授的讲座强调了“美术核心素养即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能力”“像专家一样思考”;陶旭泉教授的讲座,用大量实例将复杂的概念如抽丝剥茧般逐一阐释,直达单元主题教学的问题本质。
专家们的讲座特色鲜明、角度不一。既有高屋建瓴的指引,又有具体详尽的建议。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课程设计案例,小伙伴们能充分感受专家们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态度。房尚昆教授和李力加教授不辞劳苦,利用午休时间为学员们答疑指导,更是令学员们心生敬佩。真所谓“师者,范也。学者,悟也”。
多维体验,立体收获
第一小组全体学员多维互动、相互鼓励、协作分享、充分交流。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课程开发设计的相关知识与经验,还有一起解决问题的友谊和默契,与时间赛跑彻夜不眠的体验,以及最先完成汇报任务的愉悦。
第一组讨论交流
学习成果——11个课程设计思路
中国吉祥文化——瑞兽以石狮子为例
邓瑛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艺术节的闪亮“嘉宾”——贝壳
王瑞瑶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图像的嬗变——深圳印相
房景楠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都市图语——水彩绘画日记
陈小武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有趣的定格动画
王思思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沥粉画的古艺新生
王靖雯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绘动深圳——我们的城市发展文化
黎润航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浩气长存——一位英雄的史诗
邹璞玉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玩皮”的官田文创
黄东阳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探寻瓦当之美
李晓宏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篆刻《百家姓》
朱良齐的单元主题课程设计
学习简报,心路历程
11位成员,11种风格
结 语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曾被一句话一直温暖着“哪怕我们走一步停一下,都是风景。”
感谢各位专家、教研员给予我们面授指导,允许我们放慢脚步深入思考。如此珍贵充实的研训平台,有专家深度参与的课程设计探究,有精彩纷呈的汇报展示……怎不让每一个亲历者感动且难忘?!
第三阶段的教育实践已经拉开帷幕,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请大家一起静待花开!
转自:“深圳市初中美术省级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