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9日——13日,我参加了温州大学组织的《教师教育科研实操2》科研培训班的学习。
本次培训的导师有张作仁教授和陈素平院长,本次培训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课题、课程、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答辩和项目学习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5天的培训短暂而充实,从没这么系统地接受教师教育教学的科研学习,认真聆听着导师们的经历复盘,贪婪地吸吮着专业、前沿又接地气的科研知识,细细咀嚼着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敬佩之感油然而生。科研是一种思维,一种力量,一种气质,一种人生。科研人身上具有一种无法复制的独特的气质,深深地震撼着我,无形地牵引着我敲下键盘,鞭策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向前。
一、本真性
科研人要做真实有品质的研究,具有本真的气质。真实的科研要立足课堂,从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真实的科研要立足学生和学校,从学生和学校及教育自身实际出发,从研究者内心出发,认准自己喜欢的且值得去做的,甘愿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做到的,而不是为了课题而课题,论文而论文,项目化而项目化。真实的教研要听从内心的呼唤,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也亦如此,问问自己的内心需求,从心出发,认准一个方向,像张教授那样10年一个回首努力前行,真真实实地观察、思考、实践、反思、记录。
张教授在做《中学生健康营养基础》项目时,为了给予学生科学健康的食谱,他特地去考了国际营养师,不禁为老师认真负责的科研态度暗暗点赞。这就是张教授时常对我们说的科研的真实性吧!其实,我们吃的每一粒饭都将化为我们成长的力量,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能量。感觉不能正确判断学生行为背后的言语密码,特地参加《家庭指导师》的培训,学习如何听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需求,巧妙化解不必要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培训和考试那段时间,真好忙于各种比赛,痛苦不堪,但拿到那本红红的证书时,还是有一丝窃喜,高兴的是学习中学到了很多平时语文、德育和科研领域根本学不到的心理教育领域知识,提升自己,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这应该也是科研人该有的本真气质吧!
二、前瞻性
科研人要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气质。走在教育的最前沿,了解教育动向,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境界。2013年的“三单实验”10年之后好像专门为双减教育、课堂变革和素养作业量身定制的。张教授就是张教授,他的思维能洞察10年之后的教育动向。 赞叹之余,一老师反思说她总是在最后一个星期完成论文,我的拖延症更加严重,不到最后一个晚上不动笔,总是拖到最后一刻熬通宵改好文章,最后一分钟上传平台。
我们凡夫俗子没有他那般的预见性,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拖延症,凡事不零时抱佛脚,提前做好规划;我们能做的是努力追随教育的脚步,学习未来教育新样态,了解未来课堂变革,努力成为未来新型教师;我们能做的是懂得将学科教育、德育工作和科研工作统整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调整工作状态和自己的科研态度,提前做好规划,从容应对工作,努力向前辈看齐。
三、持久性
科研人要心静如水,持之以恒,具有持久气质。你最想研究的领域是什么?一个项目能坚持多久?你们有过10年或5年的研究项目吗?你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研究一个项目吗?心灵的拷问深深地撞击每个学员的内心,时间仿佛在一刻间停滞不前了。
然,张教授亮出的研究经历让我大跌眼镜,那一个个10年的规划及持之以恒的科研历程让我目瞪口呆。用一年的时间修改文章,用十年的时间做好一个课题,用一辈子去研究一个项目。这是怎样的概念?惊讶于科研人的执着与坚守,佩服科研人的真实与坦荡。张教授复盘自己的经历让我们明白科研不是过家家,不是跟随教育时髦走过场拿证书,科研的价值不在于明晃晃的证书赤裸裸的功利之心,科研的价值在于坚守,科研的价值在于教师和学生真真切切的成长。
复盘自己的科研之路,2013年——2016年间,曾那么认真,那么努力地追逐自己的教育梦想,教育教学论文和课题研究曾多次获得市一等奖。评上名班,工作调入心仪的单位以后,惰性一点一点腐蚀着我,接下来的几年里,渐渐躺平,应付性地写写论文,再也没有静心研究过课题。
教育理念的更新比大街上女装风格变化速度更快,这次培训,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断层以后的差距,多年没有接近课题研究,感觉自己被甩出好几条街了。孟母的断织之戒告诫我们求学做事不能中途停滞不前,这次参加科研实操班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短暂的停止得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来追赶。
四、创新性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科研人要有创新精神。张教授打趣地说似懂非懂的做方法即为创意,听课教师都会心地笑了。很佩服张教授能给每个指导过的课题想出那么多不同的创意做法,并给予每种做法冠以整齐的美名,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总能让听课教师眼前一亮。敬佩感慨之余静心思考,是我们缺乏与生俱来的创新思维还是铺垫策划不足或是眼界和高度不够?光一个课题名称就让菜鸟级别的我山穷水尽了,接下去的创意做法何去何从,带着迷茫惆怅继续前行!
项目研究要有宏观、中观、微观和综观上的策划,科研工作要与研究工作紧密相连、融为一体,要与当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统一,和项目的原先策划相一致,和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相匹配。反思自己,策划方案是指定了,可是没有一步一步开展研究,整个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得到落实,以后要杜绝这种伪科研,在真实求真中追求创新。陈素平院长说乐青实验小学就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开展项目化学习,他们的《校园栖息地》项目才能焕然一新,集聚生命活力。
五、敏锐性
科研人不仅要具有洞察力,还应有一定的敏锐力,具有低控制学习过程指导的课堂驾驭能力。授课期间,每个半天,导师都会让我们分享故事或感受。
上午,瑞安的美术老师上台分享他的教育故事,男老师与生俱来的幽默逗得台下哄堂大笑,他的教育智慧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每一条折痕都是你努力的见证,面对挑战我底线的孩子,我能说出这么动情的话,我都被自己感动了。”(原话更诗意),台下掌声雷动。该老师在学生挑战自己底线时,先控制情绪读懂学生渴望得到关注的内心需求,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化解尴尬的处境,巧妙避免师生间的矛盾,用肯定鼓励孩子。孩子虽然没学会折双喜,从此喜欢上老师。
听完故事,张教授敏锐捕捉到孩子依然没学会剪双喜这一结果,肯定了该老师的教育智慧后马上引领:现在再说说你还可以怎么引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的做法不就是满足“让我有效地参与”的心灵呼唤吗?这就是低控制的教育行为吧!这样的培训,是智慧碰撞的教育宴会,让我们贪婪地吸允教育精华,真好!
六、无私性
陈素平院长特别具有亲和力,她笑眯眯地说“我真的恨不得把装在我脑里的东西全都倒出来给你们。”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无私的科研导师,每次见到她纤瘦的身材、优雅的身姿,听到他亲切的话语,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朱跃跃老师。
2016年的夏天,课题答辩会时有幸得到了朱跃跃老师的指导,感恩科研路上遇见专业无私可亲可敬的朱跃跃老师,在她的指导下,我的小课题获得温州市一等一的好成绩。
领奖那天,游科长问我:“淑芳,你用什么办法请到朱跃跃老师的帮助,鳌江的XXX老师高薪聘请她帮忙指导,她都说没有时间。”那一刻,我整个人都震住了,我和朱老师素不相识,做课题之前,我根本不认识她,也不知道这个名字,而她却从百忙之中抽空细读了我的结题报告,像我们批改学生作文一样从整体到局部做了认真细致的修改,让我看了修改文稿后再电话里进一步给出指导建议。她对一个不相干的一线教师所有的付出,单凭那句“一个农村教师苦苦追求教育梦想,渴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原来,科研路上的贵人如此友善、谦和与真诚。感恩科研路上遇到的一个个生命贵人,他们的无私付出,点亮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梦想。
5天的培训一闪而过,而这场培训却给予我心灵的洗涤,让我懂得回望过去,感恩现在,展望未来;让我懂得不忘初心,汲取科研力量重新整装出发,努力追随科研气质,让教育的美好永远流淌在每个角落。
学员简介
胡淑芳,高级教师,县名班主任,县先进德育工作者、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获县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她努力育人,用心教书,在教育队伍里30年如一日地耕耘在班主任这片沃土上。
她本着“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教育梦想,立志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不仅成就自己,而且要照亮别人。近七年来,她在县市获奖的教育教学设计、论文、案例、课题和课程总数多达70多篇。
转自:科研力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