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张作仁教授向学员作了题为《成果提炼与结题报告撰写》的精彩讲座,他从“课题结题与成果评审”“研究成果提炼与建议”“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三个维度入手,引用大量详实的案例,详细阐述了课题结题要点。
在“课题结题与成果评审”方面,张教授着重讲解了成果主报告基本要素与要求,指出“两难”现状——实践材料过于丰富不知如何下手,研究缺乏新意无可用资料;并为其分析内在的“两方面原因”,最终明确了“问题真,内容明;方法对,思路清;过程实,资料全;分析深,成果精!”的课题结题要求。
在“研究成果提炼与建议”方面, 张教授从“原点思维”“实践思维”“结构思维”“迭代思维”四种思维入手,指出课题研究成果提炼首先要厘清研究问题的生成线,体现研究价值原点、直面现实问题、聚焦问题现象,并有相关数据分析;其次要厘清问题解决的历程线,即问题解决思路设计、具体任务、路径、方法等;接着要厘清研究成果的要素线,以亮点材料,确定主题与线索;最后要厘清研究问题的生长线,明确成果创新点或深化研究点与推广价值。
在“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方面,张教授重点落在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研究附件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其中针对成果概要进行一一举例,将优秀范例进行分句解读,为教师明确撰写思路。
张教授指出,好成果是自己的实践智慧,教师要用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真实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研究故事。
如此刚需的培训为正值结题之际的老师们送来满满干货,大家听着张教授讲述的别人的案例,想着自己的结题报告撰写思路,纷纷感慨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陈彬和 乐清市中心幼儿园
对我来讲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讲座,研究课题,做结题报告,以前我的观念是觉得这些课题肯定我们不太会去做,一线老师做的基本上是案例会多一些,也没想着自己会去做一个课题,当然更没有想到后面的结题之类,今天下午的聆听,我大概从陌生人变成普通朋友了,对这个过程有些熟悉,我还要继续努力,有科研的人生态度。
沈凡凡 乐清市中心幼儿园
聚焦典型问题,寻求创意做好!张教授通过展示不成熟案例,修改成功案例,让我更清晰地了解如何成效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过程中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目标,做好每项活动,课题成员分工明确,结题报告就不再困难!课题研究,我们正在上路……
吴俐俐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成果提炼的过程就像妇人生孩子的过程,需要经历十月怀胎才能爪熟蒂落。下午张教授的讲座告诉我真正的科研成果决不是在结题的最后关头才进行提炼,而应该由始至终全程关注。研究之道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与坚守教育的初心,为孩子的发展研究,为寻求教育最优路径而研究,摒弃那些功利的思想,只要始终如一,成果自然水到渠成。张教授还提到了课题成果推广的重要性,是啊,课题如果在结题之后就不再继续深化,那么这个课题也就变成了无效的研究,变成了白折腾。科研成果的提炼,不是为了结题,而是为了能唤醒更多的人,引着大家自发为教育的未来发力。
游小央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今天下午,张教授聚焦“如何发现并提炼研究亮点?如何表达自己的实践智慧?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创新力?”等问题,通过“成果提炼培训会、成果评审答辩会、成果推广博览会”等研究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开展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推广深化策略的研究,真正实现教师课题研究“分析深、成果精”等基本要求,接天气也接地气。张老师的讲座提供了非常多成果提炼和结题报告撰写的范式,我在思考下学期的成果推广博览会是不是可以继续策划起来呢?
许艳艳 平阳县昆阳镇第五小学
从开始的课题选题培训到今天课题的成果提炼与结题报告撰写培训,张教授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了课题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程。如果把一个课题形容成一棵树,问题是叶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花,最终的研究成果就是那一颗颗丰硕的果实。如何让“果实”更有价值,我们需要注重它的内涵、创新点与影响力。以往我在研究课题时往往会觉得成果有就可以了,因此忽视其创新力的重要性,殊不知这才是决定课题品质的关键。在未来的课题研究中,我将从选题时就开始注重创新,并用创新的思路展开研究工作,进而形成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金莉 平阳青街畲族乡中心小学
每次的课题成果提炼都会让我”脱层皮“,将课题研究过程的一大堆材料进行成果提炼,形成逻辑自洽的结题报告真的太难了。因为总是无从下手,材料很多,但材料却很杂,材料理好成为附件了,但研究成果却无法呈现清楚。张老师下午的讲座对我而言是场及时雨,结合研究成果提炼与建议的四个内容,加上张教授提供的结题报告撰写精品范例,我初步明白“生成线、历程线、要素线、生长线”具体对焦的部分,接下来要学会“有效整理”,让自己用科研思维做事。
钟玲燕文成百丈漈镇中心幼儿园
提炼真的难到我了,研究做了没有提炼出来就相当于没做,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
周丽丹文成百丈漈镇中心幼儿园
这是第二次听张教授将关于结题报告的专题讲座,标题要求准确规范简洁实用,对于目录的理解,最好是到三级标题过,于是根据张教授的指导,我将自己的课题在目录上就体现三级标题,我发现简单明了,让人一下就知道每一项里面我们写了什么内容,非常清爽。
毛彩梅 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
不止一次聆听张教授关于«成果提炼与结题报告撰写»的精彩讲座 但每次都有新内容,我也会有新收获新感悟,成果提炼与结题报告四大板块内容的四大思维(原点思维、实践思维、结构思维、迭代思维)已深深烙印在脑海中,我将遵循"以终为始"的思想,做好当下课题研究,用毕生精力做好师训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工作。
朱萍 永嘉县上塘城西中学
今天下午,张教授聚焦“如何发现并提炼研究亮点?如何表达自己的实践智慧?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创新力?”等问题, 张老师的整个讲座就像一位统帅,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做好谋划,一步步推进,因为胸有成竹,所以结题环节就变得水到渠成,我想这一切都在于张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教科研,并不断的反思,从而形成了自己第一套体系,自然专家的气质来了,真正的专家是那拍出绝美图片的付出的来的,你没什么付出自然就心慌,底气不足,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拿出用心,静下心来专研,又专研才有专业。
潘思诗 永嘉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我曾为如何写研究背景而头痛。下午的课我明白研究背景是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研究内容是对研究背景中问题的概括和提炼,更加聚焦,更加明确,显然,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是一致的。而研究目标一般是指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效果,即问题解决的结果,这是和研究内容一致的。因此,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三者是一致性的。
金燕云 永嘉县机关幼儿园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难以梳理有效材料并建构合适的表述框架,张老师说首先要做好,然后要写好,站位要高,落地要低。实际上我们还是缺少系统规划思维,材料很多但没有及时梳理,等到结题报告时才发现诸多问题,材料也似乎总有些地方是不够的。这也反映了我们的科研思维是不成熟的,张老师总结了问题意识、证据意识、历程意识、读者意识,我们要进一步训练自己具备这四个意识,学习典型问题创意做法,提升课题撰写能力。
王雪洁 永嘉县桥头镇中学
线上的讲座个人认为注意力就受到影响,线下时候,我会盯着张老师认真听、快速记笔记。下午的内容是课题研究成果提炼和报告撰写,难,真难。但是我觉得自己学习了比别人没学习的总是会好些的吧!张老师说学做科研也是学做人。的确,我们无论科研做的有多好、课上的有多好,不会做人、不会爱人,这一切都是空的吧!下午的感悟就是学:做好人、做好事。
金妙虹 永嘉县瓯北中心幼儿园
我们幼儿园老师比较善于做活动,课题的文本梳理对我们而言是最难的部分,通过今天下午张教授的讲座,给我打开了新思路,知道了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外,也知道如何去提炼关键要素。看到张教授的课题后框架外,感叹课题的高大上外,也激发我了不断完善提炼自己的课题的欲望。接下来要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吴雅典 永嘉县瓯北第四小学
课题研究务必做到“三真”——真问题、真实践、真表达,用自己的行动,解决自己真实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研究故事;用自己的成果,凸显自己的实践智慧。张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案例鲜活,直切要害,引起在场老师的强烈共鸣。
刘蓓璐 永嘉县职业教育中心
什么时候课题可以结题,张老师给了我们一张自问清单。对照这张清单,我也在问自己,从课题立项到今天,我做了哪些,这些材料可以怎么梳理。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对研究成效的梳理。之前做课题的时候,总习惯性的从老师,学生,社会的角度去分析,大部分时候也是文字描述。我觉得这个过程少了一些对比研究和实证的意识,也比较套路。今天看了很多案例,有很多启发。
胡淑芳温大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
"张教授说似懂非懂的做方法即为创意,听课教师都会心地笑了。很佩服张教授能给每个指导过的课题想出那么多不同的创意做法,并给予每种做法冠以整齐的美名,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总能让听课教师眼前一亮。敬佩感慨之余静心思考,是我们缺乏与生俱来的创新思维还是铺垫策划不足或是眼界和高度不够?光一个课题名称就让菜鸟级别的我山穷水尽了,接下去的创意做法何去何从,带着迷茫惆怅继续前行!
毕雪宁
温大附属茶山第一实验幼儿园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
潘璐 温州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结题报告格式书写大家都明白,但是不知道标题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才知道小课题的第一点是缘起不是背景,是切口极小,认真深入研究的课题类型。这个背后的题目可以帮助你如何整理写作思路重心。会写文章不代表会教科研写作,他要求语言通顺,逻辑合理,语言精炼。我对此有这样的困惑。张老师仿佛知道大部分人有此困惑,对于每个项目内容提供句子范式,不同的表达方法。还有提炼题目的技巧。这个时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手头的作品,以前的取名时间不合理。课题名字与正文内容浅层匹配,其实这一切的报告框架也是研究工作过程,是题目的详细演绎,而题目是课题研究的浓缩。
项浩特 温州市绣山中学
下午的课程主要是线上教学,讲述了课题报告的撰写要求,研究的题目要聚焦典型,知道了正确的研究报告需要拥有哪些特征,比如先进行,科学性,独创性和实用性,针对这些特征,张教授也做了明确的讲解。在写法上,好的项目如果在表达上有差错那将是很可惜的,所以教授以三单实验为例简述了如何在写法上体现价值原点,如何厘清问题解决的历程线。
郑芬芬 温州榕园学校
下午系统地了解、回顾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也让我回忆起了多年前写课题的经历,从标题、摘要、正文到参考文献和附件的整理,一切都很熟悉。接下来,做科研我希望自己地切口小一点,去关注发现自己的真问题,做自己能做的真研究,并且能够以科研的思维来有目标、有方法、有预期、有推进和改进地去做,不再是那么功利地去做,而是真真实实地去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用科研的视角来工作和生活或许会更加豁然开朗。
国杨 瑞安市万松实验小学
下午,张教授的讲座《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报告撰写》系统地介绍了课题结题的过程、成果的提炼与结题报告的撰写要求。从课题研究的“结果”倒推整个研究的从选题、开题到研题这一系列的过程,让我明确了自己做好一个课题与研究的方向。通过下午的学习,我发现了自己还有许多要努力的地方,也反复叩问自己以下一系列问题:我在做研究过程中是否具备问题意识、证据意识、历程意识、读者意识?怎样用这些意识指挥自己的实践?怎样让研究过程更加科学?怎么生成创意解决并提炼实用的成果?做明白了怎么写清楚?正如张教授今天提到的,“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我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让自己的研究更真实更科学。
王宁惠 文成南田镇中心幼儿园
"科研本身是一种系统思维,它有其内在逻辑关系,在撰写结题报告时,只要我们抓住“四线”思维策略。即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厘清问题的生成线;针对研究过程与方法,厘清问题解决的任务线;针对研究成果与结论,厘清问题解决的逻辑线;针对研究成效与反思,厘清问题解决的生长线。并运用图表化、数据化、实证化、规则化等呈现方式,那么,结题报告的撰写也就成为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幸福之事。
为期半天的研修活动已落下帷幕,但张作仁教授“听专家的想自己的”话语却久久萦绕在我们耳边,话虽通俗易懂,但却意味深长,值得我们每位与会人员用心玩味!"
转自:科研力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