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程晓堂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01):3-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广大中小学教师正在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积极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以便及时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但是, 由于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没有接受专门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 而现在又缺乏必要的指导, 所以不少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我本人目前担任两家面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期刊的审稿和编辑工作。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 我一方面对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积极投稿的热情感到欣慰, 另一方面也为稿件的质量问题感到忧虑。很多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的论文被无情地退稿。有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术期刊对稿件太挑剔, 有的则认为投稿要靠特殊关系。其实, 就我所知, 目前外语类学术期刊都有稿件难求的问题。稿件难求并不是说没有人投稿, 而是在大批的稿件中优质稿件难寻。我个人认为, 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以及各级教研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水平。同时, 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员和编辑人员也应该经常与作者群体进行沟通、交流。为此, 我愿意结合自己在审稿和编辑工作中的体会, 与中小学英语教师谈谈论文写作的一些具体问题。本文所谈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和认识。
一、常见论文类型及写作要求
中小学英语教师撰写论文时, 经常为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感到困惑。有的教师在翻阅别人写的论文之后, 还是觉得无所适从, 因为各种学术期刊刊登的论文并没有统一的结构和写作要求。其实, 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的类型。下面我们谈谈常见论文类型及其写作要求。
(一) 经验总结与交流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点, 中小学英语教师写得最多的还是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的论文。有人认为总结经验不算学术论文。其实这是对学术论文的狭隘理解。中小学英语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总结成功教学经验, 并从中提炼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教学理念, 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总结与交流教学经验的论文主要是介绍教师尝试的某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技巧 (包括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的过程和结果, 或针对某个问题尝试采用的解决办法。这类论文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背景介绍:如为什么要尝试某种新的方法?基于什么问题或状况提出的想法?* 具体操作过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某种方法;* 方法运用的效果:如采用新方法之后教学效果发生的变化;* 建议和启事:如果其他教师使用这种新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撰写经验总结与交流类论文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切忌老生常谈。学术期刊审稿时最忌讳老生常谈的文章, 而经验总结类的论文又最容易出现老生常谈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大概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 有的教师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 所以把一些常见的情况或已经反复介绍过的经验当作新的经验来交流。其次, 有些年轻教师的确从自己的教学中有所心得和体会, 但这些心得和体会已经反复总结和交流过。为了避免老生常谈的现象, 我们建议教师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要使自己的经验让别人读起来觉得有新意。另外, 平时要多阅读相关学术期刊刊登的文章,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第二, 切忌泛泛而谈。稍不注意, 经验总结类的论文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现象。这种论文并不介绍具体的某种经验, 而是空泛地介绍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心得, 甚至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大道理。第三, 切忌空口说白话。虽然是总结经验, 但论文还要讲究论证的说服力。虽然经验总结类论文不一定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来验证某个结论, 但也不能空口说白话。比如, 如果论文认为采用某种方法之后教学效果提高了, 那么要适当提供一些具体的材料加以证明。
(二) 现状调查与分析
很多教育教学的决策依赖于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因此, 现状调查与分析类的论文也是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经常撰写的论文类型之一。这类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背景介绍:如为什么要进行调查;* 调查设计:包括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采样方法、调查工具、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等;* 调查结果:包括数据统计的结果;* 分析与讨论: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
撰写现状调查与分析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 样本的数量要适当。很多教师经常问一个问题:究竟需要多大的样本?其实, 关于样本的大小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样本的数量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以及取样的比例。假如某中学有30名英语教师, 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某些情况。如果对所有教师进行调查当然会得到可靠的数据。但如果条件有限, 只能随机调查其中的15名教师, 也能得到大致可靠的数据。当然, 有些统计方法对样本的数量有特殊的要求。第二, 要使用适当的数据统计方法。调查的结果如果不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就没有多大价值。但是, 大多数中小学英语教师对统计方法并不熟悉。我们建议大家看一看有关这方面的书籍 (如刘润清编著的《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韩宝成编著的《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文秋芳编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详细信息见本文的参考书目) 。另外, 大家还可以请数学学科的教师提供帮助。
(三) 理论学习与探究
有些中小学英语教师并不满足于总结经验, 而是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就一些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等问题进行探讨, 如对某些理论本身或其实际价值提出质疑, 或提出改进意见。这类论文对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是很有意义的。撰写这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要正确理解所探讨的理论, 力求做到言之有理。有的教师对某个理论并没有完全理解, 就对其进行批评或质疑。无论是批评还是质疑, 都要讲究证据。如果没有一手的数据, 也要有严谨的逻辑推理。第二, 不要试图对某个理论进行全面的讨论。如果所写的文章篇幅并不很长, 我们建议教师针对某个理论的某一点展开具体的讨论, 而不要面面俱到, 更不能对所探讨的理论全盘否定。第三, 要尽可能结合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师撰写的论文一般不会投给那些学术性或理论性较强的期刊, 而是投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侧重实践的期刊。这类期刊在审稿时都要考虑论文是否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四) 实证研究
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部分教师开始尝试撰写实证性论文。所谓实证性论文, 就是在实验室或自然教学环境中设计某种实验来检验某种假设, 一般情况下要有实验对象。这类论文学术性较强, 写作要求较高。这类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预期解决的问题。有时需要对重要概念和术语进行简单的定义。2.文献综述, 其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与本研究有关系的现有研究。重点介绍以下内容:关于这个问题 (指论文要研究的问题) 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得出了哪些研究结论?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的研究存在哪些局限性?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争议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研究设计: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工具、数据分析工具等。4.数据分析与报告:报告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本章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全面、准确、如实地报告研究的结果;要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如t检验、卡方检验) 对数据进行分析, 考察数据差异的显著性, 不能只是简单呈现基本数据 (如平均数、百分比等) ;要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呈现数据。图表要清楚、准确;要有必要的图例和说明;要充分利用数据, 认真研究数据所反映的某种现象, 从中有所发现。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可以把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作适当的比较。5.结论,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本研究对语言教学实践的启示,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常见语言表达和行文格式的问题
(一) 语言表达问题
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应该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达意, 句子结构完整, 词语搭配正确, 标点符号使用恰当。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 正文中尽量减少中英文交替使用的现象。我本人在审稿过程发现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句子结构不完整, 句子缺主语的现象最为突出。(2) 词语搭配不当, 如“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倡导”应为“要求”。(3) 语言的口语化现象突出, 如“想在一个单一的任务型活动设计中体现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整体思路是不大可能的”, “学生能够学会质疑, 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这是好事”。(4) 重要信息与次重要信息的位置颠倒, 如“高三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高考, 这是教师们普遍的看法”。
(二) 准确性问题
很多教师在论文中提到某种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时, 往往不提供准确信息, 而是用一些模糊的说法, 如“新教材”、“人教版教材”、“初中大纲”、“新课标”。在学术论文中, 首次提及某些教材或教学大纲时, 要使用完整的名称, 必要时提供出版时间和出版者或作者, 如“《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 2003) ”。再次提及时可以使用简称, 但必须在第一次使用的全称后面注明简称形式, 如“《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 2003, 以下简称《标准》) ”。
(三) 小标题的使用问题
合理使用小标题可以使文章结构显得清晰、明了, 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但是, 我在审稿中经常发现不用小标题和滥用小标题的现象。有时连续几个段落没有小标题, 有的文章甚至通篇不用小标题。与此相反的情况是滥用小标题, 有时一个小标题下面只有一两句话。另外, 小标题与正文内容不吻合、小标题层次不清楚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无论什么样的文章, 都要合理使用小标题, 而且要使小标题层次清楚。同一层次的小标题要么统一使用名词短语, 要么统一使用动词短语, 一般不使用完整的句子。各级小标题应单独占一行, 而且小标题不宜过长。标题的层次标号要规范, 一般按照一、二、三、……; (一) 、 (二) 、 (三) 、……;1、2、3、……;1) 、2) 、3) 、……; (1) 、 (2) 、 (3) 、……这样的标题标号形式。我们建议大家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字处理时, 不要使用自动编号功能。因为自动编号功能提供的缩进格式与中文编辑缩进格式不吻合, 而且作者修改文章时很容易引起编号的混乱。有些稿件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新意, 值得刊登。但是, 由于稿件在语言表达和格式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很多学术期刊只好放弃。作为一名审稿者, 我个人强烈建议中小学英语教师撰写论文时在语言表达和论文格式上多下功夫, 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稿件的选用率。
三、关于引文和参考书目
(一) 常见引文和参考书目格式问题
撰写学术论文一般要引用一些其他文献的内容, 但是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由于缺乏专门的指导和训练, 在文献引用及参考书目的罗列方面感到非常困惑, 论文中的引文格式和参考书目格式很不规范。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正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时不注明引文的出处, 如“罗杰斯曾说过:一个人的创造力, 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如果不注明引文的出处, 就无法考证引文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与引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参考书目的罗列问题。学术论文后面列出的参考书目应该是正文中引用过或提及过的文献。有的论文在正文中并没有引用任何文献, 而在后面列出一大串参考文献;也有不少论文在正文中引用或提及了一些文献, 但在参考书目中没有对应的条目。另外, 很多论文所附的参考书目的格式极不规范。下面我们谈一谈有关文献引用及罗列相应参考书目的一些基本要求。
(二) 关于引文和参考文献格式的建议
在论文正文中引用其他文献时, 一般采用夹注的方式, 即在被引用内容的前面或后面提供被引用文献的作者姓 (名) 和文献出版年代, 有时还要提供具体的页码 (在年代之后) 。以下几种格式供参考:成晓光 (2002) 认为《英语课程标准》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课程体系。Richards (2001:133) 指出, 如果语言课程试图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以及多元文化的思想等理念, 那么课程应该设置一些与这些理念相吻合的课程目标。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在内容上不尽相同, 因为外语词语 (以及句法) 所表达的概念同母语所表达的内容并不能处处重合, 所以掌握外语的人能够做到用外语思考, 即能在其内在言语中使用各种外语语言手段进行思维 (周流溪, 1995:138) 。正文中引用某个文献之后, 在参考书目里要列出该文献的详细信息。文章中引用的文献与参考书目中的文献必须一一对应。以上三个例子在参考书目中对应的条目是:Richards, J. 200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成晓光. 2002. 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5) .周流溪. 1995. 中国中学英语百科全书[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可有不同的书写方式, 但一般要提供以下信息: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年代、出版地点和出版社。如果是学术期刊的文章, 要提供期刊名称、卷号及期号。具体格式可参照各个期刊在投稿说明里的要求。
四、关于学术行为规范
大家都知道撰写学术论文时可以合理引用其他文献, 但绝对不能抄袭。目前, 学术界对学术行为规范和学术道德越来越重视, 学术打假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 仍然有人怀着侥幸的心理, 大胆地抄袭。即使审稿者和编辑未能及时发现抄袭现象, 文章刊登以后也会有读者指出的。所以, 我们建议大家写文章时, 杜绝抄袭行为。另外一个问题是一稿两投或多投。有的作者为了尽快发表作品, 在同一审稿期内把一篇稿件同时投几家学术期刊, 有时出现一篇稿件被两家期刊同时采用和刊登的现象。我本人为两个学术期刊审稿, 就经常发现一稿两投的现象。有的期刊为了避免一稿两登的现象, 不得不在发排时与同类型的学术期刊交换目录。一稿两投或多投现象给学术期刊的审稿和编辑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希望大家避免一稿两投。
转自:知行教师科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