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新课标,“思”新方向---新课标校本解读(三)
2022/7/18 14:24:56 阅读:571 发布者:
送走繁忙的六月,迎来充实的七月。伴随着雨季,清凉如约而至,教研正当时。受教于专家的理论解读,感知于课堂的实践探索。伴随着碰撞,成长正当时。
2022年7月初,为加强一线英语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能力,在教研员魏玮老师的规划下,高新区初中英语学科开展了“教研组长新课标校本解读”主题教研线上研讨活动。
7月5日上午,第三教研共同体(枫杨外语共同体)的教研组长在负责人刘娜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新课标研读分享活动。
复新实验中学的侯文华老师首先从“新变化,新感想,新做法”三个方面展开了自己的分享。侯老师指出了新课标对学生词汇量,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上的新变化,新挑战,并提出应该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学期加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注重课外阅读,开展更多综合性活动。
紧接着郑州市留馀外国语学校的魏子娟老师分享了研读之后的收获。她指出新课标凸显了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是课程目标和活动设计依据和方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核心素养意识,开展主题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活动观的英语活动,英语教学要朝着“真实课堂”去转变。
八一中学郑丽君老师围绕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展开了自己的分享。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新课标更加清晰明确地指出“学生应该学什么,老师应该教什么”。郑老师指出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主题,语篇意识,要深入分析主题语篇,挖掘其后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
朗悦慧外国语中学李子以老师通过研读新课标,明确了新课标变化背后带来的教学的改变。她指出,新旧课标的分级标准的变化意味着要注重分层教学,教师在课本内容之上一定要有培优和拔高,不能再“一刀切”。新课标对词汇量,阅读和写作的变化则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词汇量上面要下更多的功夫,扩充阅读,扩大词汇量。注重中华文化方面的语篇和词汇输入。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李老师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努力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师。
郑州东枫杨外国语学校马东爽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分享了英语组在研读新课标后的几点思考和做法。他指出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主动的教学分层,坚持在教学中对学生积极正向的文化意识培养,通过阅读日志,阅读记录手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英语故事,编排英语话剧等,让学生乐学善学。在教学中加强单元整体教学,促成学生能力和素养落地。
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操馨老师从三个新课标关键词——“主题”、“语篇”、‘“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分享。她提出“主题”引领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时刻注意以主题为引领,注重语境创设;设计围绕主题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自发探究、主动建构主题意义鼓励学生形成更为开放、多元的主题意义理解;在试题命制时,也要时刻牢记围绕着三大主题范畴来选择语篇。基于“语篇”的教学,教师应该关注提炼语言材料的话题意义,结合话题整体创设语境和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用“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操馨老师分享了从学习目标和问题设置上如何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如:教学目标设计从outcome出发,以结果导向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能够做什么;我们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等。
最后,刘娜老师对本次分享会做了总结发言。刘老师指出新课标要求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升英语教学的站位,调整教和学的关系,为学生打造优良的英语课堂环境,同时也要拓展格局,由课时观念转换单元观念,教学思维转变课程思维,树立全面育人视野。
通过此次分享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让老师们对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新课标的出台对于全体教师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大家再次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希望所有教师抢抓机遇,把研读新课标、把握新方向,以新课标为教学之本,持之以恒做好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相融合。
转自: 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