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

2022/7/6 10:15:21  阅读:634 发布者:

各位同仁大家好,下面我就部编版八下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进行说课研讨。

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理论依据,二设计主旨,三教学背景,四实施策略,五教学思考。

我们先来看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人物结构化教学理念,通过了解他,即历史人物周恩来在外交上做出的努力,走进历史中的人;通过启发你,即学生从周恩来身上感悟的精神品质,走到课堂中的人;通过发展我及学生从周恩来身上学习到的品质,来涵养学生的人格,走向素养中的人,做到眼中有人。

二设计主旨。欧内斯特萨道义曾说:“外交是运用智慧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因此,这节课以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的外交大事为主要内容,展现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周恩来通过组建外交部,制定外交方针,奠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基础;通过据理力争的谈判,维护了国家利益,通过有理有据的发言,播证了亚非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说外交无小事,统计周恩来的工作数据,学生感知认识新中国初取得的外交成就来之不易,从中体悟与践行周恩来的精神。

在具体实施上,一、贯彻时间主轴人物线索,有利于在实际教学中建构知识体系,突出人物事迹,兼顾学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宏大历史背景下卓越人物的突出贡献。

二、史料分析、概念解读。本课教学采取了大量的材料,包括不同类型的文字史料,多元的

类型,丰富的图表时间轴,学生建构结构图,通过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的学习认识外交的本质,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对人物的学习和不断挖掘认识中内化家国情怀。

三、教学背景。1.内容分析。宏观层面,从时空上来看,本节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章密切联系新中国的外交可以说是内政的延延续,同时外交事业的发展也起到服务内政的作用。中观层面课程编排上来看,从属于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章,在钢铁长城一课之后,也内含着国防建设与外交之间的内在理路。微观层面,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外交上的开局与创举。根据内容特点,本节课设计突出周恩来这一条人物线索,并设计了外交奠基人、卓越谈判官、智慧领航者、人民外交家四个子目,表达了在国际局势风云诡谲,国内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新中国外交迎难而上,折冲渐进的总体思路。就本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也帮助学生梳理了以下问题:①新中国的外交事业面临哪些困境?周恩来是如何一一化解的?②从历史人物身上可以汲取到怎样前行的精神力量。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基础,结构化教学符合学生特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涵养。周恩来生于淮安,学生长于淮安,本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去了解和认识周恩来。所以周恩来对于学生而言,相比课文内容,新中国的外交编排更让他们感到亲切和熟悉,突出周恩来这一条人物线索契合学情。

3.目标分析。本节课从知识理解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目标做出了层次的设计,分别达到了解、理解和见解的目标,并贯彻落实五大核心素养。

4.实施策略。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图中所示是本节课的一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梳理事件观察

,思考分析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前的形式,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了解周恩来在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方面做出的努力,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既有整体构建,也有局部描绘,充分理解周恩来在中苏紧张氛围下对新中国外交的突出贡献。

其次,问题驱动、史料解读,图中所示是本节课的第一个主体活动——研读材料,归纳总结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适度补充,回应了前述的中印、中缅危机,并引申了其当下价值。组内探究有利于学生思维深度提升,有利于对于内容的深度把握。

再次,梳理线索、结构教学。图中所示是本节课的第二个主体活动,学生根据人物

的提示,绘制思维结构图,总结本课内容,落实人物结构化教学,利于锻炼学生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下图是学生的一部分作品。

最后,贯彻人物主旨,内化素养。本节课的首尾均以周恩来相呼应,学生最后进行总结提炼,从周恩来身上获取精神伟力,据此来内化素养。

五、教学思考

工作视评课:赵俊老师对本节课做了详细的指导。首先,在做图文实录的时候,赵校长建议,把年代尺统一做右图所示的处理,变成虚线,因为年份之间不成比例,右图所示的呈现则更加严谨。其次,对于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如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敌视,具体表现在不同的政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威胁),中美两国的关系是敌对的关系。

在语言表述上应当追求严谨。例如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何种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探究所给材料和结论不完全对应,结论是课本上的,从材料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此,赵校长建议增加问题表述,“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何历史意义?”以及部分文字应当标清出处。课件有清晰的板块,两个活动突出了学生主体,通过大事件串联重大,对于人物串联教学内容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杨冬晴老师对这节课也作出了细致而微的指导,下图所示是杨老师对本节课的其中一次指导。杨老师具体从语言设计、问题斟酌、页面排版、材料引用、学生活动、板书构建以及结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非常感谢以上两位老师以及工作室的其他同仁和学校的老师对本节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节课在设计的时候也本着博观而约取的目标,希望能够达到执简驭繁、减而不减的效果。并且在设计之初也以李惠军老师下述的教学目标为指导:课魂统摄下的“形散神聚”,主旨统领下的“纲举目张”,规划统筹下的“无痕衔接”,独立思考下的“智慧凝结”,合作探究下的“学体师导”。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落实的过程还有一些不足,需要再次精进。挂一漏万,恳请各位同仁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转自:赵俊初中历史教研团队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