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初中心理健康特级教师工作坊——心理剧技术培训(一)

2022/5/24 9:08:39  阅读:441 发布者:

为了促进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技术是首要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盛靓老师特邀请山东财经大学心理学教授苏琪给我们带来心理剧的基本理论与系列应用技术。

2022518日星期三下午来自全省各地的初中心理骨干教师齐聚云端,开启了心理剧的第一次学习,学习可用于学校心理工作的基础技术,更好地服务学生,促进健康快乐的成长。

苏琪,山东财经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专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EAP讲师及培训师。主要讲授课程:普通心理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治疗学、电影治疗、普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4 0余篇,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厅级教学成果、社科研究成果10余次。

01

解密 · 心理剧

苏教授首先从自身与心理剧的缘说起,给我们讲述了心理剧的创始人莫雷诺的贡献和他的生命故事。带着不同的角色,感知生命的真相。作为个体人、家长、心理教师,你分别在莫雷诺的成长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学习采用讲授+讨论+分享+总结反思成长的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作为生命本身,我们感知到生命的创造力;作为养育者,我们感受到信任的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允许个性化,接纳包容更多的生命多样性。接纳生命,信任生命,发展生命,创造生命。苏教授总结:我跟自己的生命经验是断开的,助人就无效。

我们认识这个人,认识这个学派。

02

走进 · 心理剧

接着苏教授讲述了心理剧对心理问题的理解。

人性本善的人性观。

健康观是什么样子的:健康人拥有自发性与创造力;不健康的人身心反应是僵化的。

人在适应社会环境中,因关系出了问题,才发生了心理病态(问题观)。

建立健全的咨访关系,透过行动演出这个关系来反映来访者在关系中的病态模式,进而给与其矫正性的关系经验。(治疗观)

早年对于世界认知内化了,那是你当下的主观感受。

问题在关系中产生,在关系中解决僵化的。关系中去改变帮助人,回到此时此刻,角色训练。

健康的人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体会到的。

全身心的投入。

我在教室里,是流动的,安在当下。走进心理剧中,慢慢让自己活在当下。

苏教授用具象化和行动体验方式介绍心理剧的诞生与发展历程,说明心理剧的人性观、哲学观、宇宙观、问题观和改变观,让学习者在体验中理解心理剧的系统观,并在此框架下理解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特征以及学校系统对学生的意义。

最后,盛老师的总结很感动很迷人,展示了关系重要性。

03

学员分享

一组:

成长经历很重要,教育方式中消极的心理暗示多,要多用积极暗示点亮内心的那盏灯,像灯塔。

看见即疗愈!

七组:

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潜力,每个人用积极的心态看周围的孩子。

合理的期待。

自我内驱动力很重要。

五组:

自信坚持,敢于去尝试。

如何跟孩子有共鸣,父母的信任很重要,不同的互动方式。

搞定自己,平和自己才是关键。

心理教师,搞定孩子好像什么事情就没有了。

心理剧可以修通的途径,双方可以有交汇的地方。看到发生了什么,可以反思自己。

如何帮助到无助的孩子,焦虑的家长。

二组:

个人成长、家长对于孩子影响很大。

心理咨询师,可以看到情绪。积极心理暗示,培养孩子良好的能力。

教师就是灯塔,改变视觉,孩子需要自救时,可以指明方向。

三组:

个体,对自己完全接纳。

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搭建表现的舞台,游戏扮演。

成长经历越丰富情感体验越多。

13岁是愤世青年,人还是本自具足的,每个人都有神奇的力量。

家长,母亲对孩子信任很重要。父母离异,孩子出现问题,夫妻关系对家庭影响。

眼中有人心中有爱,看到希望,共情包容理解很重要的。

四组:

欣赏这个人,对孩子包容和赏识,作为妈妈给予孩子最大的包容。

此刻的方式方法不对,未来会越来越好。作为教师,看到背后其他人看不到的信息,应该是求助,他表达的意思可能不是背后想表达的意思。要读懂背后的语言,对孩子的帮助可能会大一些。

教师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看到孩子被表扬的量。

转自:初中心理健康山东特级教师工作坊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