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众志成城。大家好!《每日闯关》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城阳区初中物理学科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在打造高效课堂、优化校内课后服务、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城阳区初中物理学科的老师们以中考考题为标杆,潜心研究题目,精心设计制作每日课后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同步在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公众平台《每日闯关》栏目中与大家见面,希望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主编韩同欣 城阳区教研室主任、初中物理教研员,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专家,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城阳区拔尖人才、首席教师。他潜心于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实践研究,积极参与创新与物理教学实践探索和研究: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区比赛中获奖,先后指导10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培育了一大批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和学生,并应邀举行近百场报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人生格言: 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第三、十三、十四章 本章复习
韩同滨 城阳区第十一中学
一、选择题
1.疫情防控期间,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呼吸时,镜片常会蒙上一层“水雾”。与镜片上“水雾”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
A.霜打枝头 B.冰雪消融
C.草叶露珠 D.滴水成冰
2.如图所示,小鹏在收到的快递海鲜包装中发现装有冰袋,冰袋在海鲜运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 )
图片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的大地冰雪消融
B.清晨草叶上的露珠的形成
C.初冬美丽雾凇的产生
D.用液态的蜡浇筑儿童玩具
4.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后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可观察到易拉罐底部出现白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
A.白霜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搅拌使冰块熔化时是在放热
C.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
D.冬天道路结冰可通过撒盐来降低冰的熔点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
5. 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
A.该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等,都是95℃
B.图中AB段和BC段该物质都在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C.第3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A点和B点该物质的状态相同
D.该物质在冷却的过程中比热容始终不变
6. 图所示,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致冷剂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物态变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内,在这里再次发生物态变化。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
A.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汽化,并吸热
B.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升华,并吸热
C.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液化,并吸热
D.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凝华,并放热
7.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灰尘,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8.将一高温的铁块投入到冷水中,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不计热量损失,当热传递停止时,铁块和水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 )
A.水吸收的热量和铁块放出的热量
B.铁块的温度和水的温度
C.铁块的内能和水的内能
D.铁块内能减小的量和水内能增加的量
9.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图片
A.钻木取火
B.锯木头锯条发热
C.空气被压缩
D.加热水壶使水沸腾
10.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表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甲图中,用电加热器烧开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乙图中,迅速下压活塞时,筒中的硝化棉会燃烧,硝化棉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C.丙图中,活塞被冲出的瞬间,瓶内出现白雾,是空气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液化而形成的
D.丁图中,冰山的温度很低,所以冰山不具有内能
1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图片
A.5.04×105J B.4.2×105J
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2.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发生内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
B.压缩冲程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缸内气体的内能
C.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通过火花塞点火的
D.只要技术进步,内燃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13.如图所示的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
A.此冲程中燃料燃烧,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此冲程中,汽油机获得前进的动力
C.此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此冲程结束后,汽油机开始排出废气
二、实验探究题
14.一次性打火机,其燃料丁烷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利用了 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如果不小心摔坏,里面的液体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汽化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5.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内容是: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 保持不变。
16.如下图所示,是小杨进行“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
图片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使物质 。甲图的器材安装应按 (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顺序进行。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BC段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根据乙图物质的熔点,猜想该物质可能是 。
(4)比较图像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 段吸热能力强,AB段物质的比热容为 J/(kg•℃)。[c水=4.2×103J/(kg•℃)]
1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形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图片
(1)实验前,按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 (“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
(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升温较高。
(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 液体。
三.计算题
1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1.0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
是多少?。小明家天然气热水器的热效率是84%,他某次洗澡,耗水40kg,自来水进热水器的温度是24℃,出热水器的温度是40℃,小明这次洗澡消耗多少天然气?已知水天然气的热值是3.2×107J/m3。
19.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某钢瓶装有液化气10kg,已知液化气的热值为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这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1)中放出的热量只有40%的被吸收,则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3)利用这些热量给20℃的水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多少质量的水烧开?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第三、十三、十四章 本章复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D
5.B
6.A
7.A
8.C
9.D
10.A
11.C
12.B
13.C
二、实验探究题
14.压缩体积;吸收。
15.转化 转移 不变
16.(1)均匀受热;从下到上;(2)保持不变;固液共存态;(3)冰;(4)CD;2.1×103。
17.(1)自下而上;(2)易拉罐;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3)加热时间;(4)A;B;(5)A。
三、计算题
18. 3.36 × 105;0.1
19.(1)4.2×108 J;(2)1.68×108 J;(3)500kg。
作者简介:
韩同滨: 城阳第十一中学
区教学能手
区优秀教师
青岛市公开课
青岛市城乡交流课
青岛市名师开放课
区公开课
区优质课
人生格言:人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