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把握高考方向,提升命题能力

2022/4/18 15:48:30  阅读:275 发布者:chichi77

把握高考方向,提升命题能力

——增城区物理学科高考研究团队教研活动

为了提升增城区物理高考研究团队的命题能力,促进增城区物理教学的精准备考,202247日上午在增城区新塘中学举行教研活动,增城区高中物理教研员邓治国老师、增城区物理学科高考研究团队成员和增城区物理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01

首先,邓老师的介绍成员互相认识促使大家增加了解增进感情,以便提升合作的质量。随后,在前期分组分别编题的情况下,对后期合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座谈中,邓老师针对高三试题的命制进行了指导,他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试题命制原则

1.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强化担当。试题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高考,关系到每一位教师选题讲题的方向,以试题命题思想、思路定教学、教改方向。高考是指挥棒,每间学校都是看着高考指挥棒开展工作的,高考研究团队要意识到自己肩负增城区每一间学校备考的工作,备考质量与试题息息相关,要在指挥棒底下工作,研究高考题的特点与趋势。

广东高考以贴近时代、生活的素材作为命题载体,生动、简洁的呈现形式,体现广东文化特色和人文关怀。命题既注重普及高中后的基础性,也注意高校的选拔性,大的立足点是基础性,小的立足点是选拔性。全卷字数控制在3500字左右,难度比控制为“易∶中∶难=352”,全省平均控制在55-60分。

2.制定双向细目。双向细目表是试题编写的指南针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即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出了物理科考试的功能定位、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内容,从而实现由“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转变。

以下是2021年广东省高考物理学科试题的双向细目表(部分)(源自陈汉光教授ppt)

3.明确每一份试题的侧重点。

作为测试题并不必像高考题那样考虑整体,每一份题都应该有所侧重,测试题本质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学情参考。从考察对象到试题难度,从高频考点到查找知识点的缺漏,从考察知识技能到思维方法,从思维角度到思维品质,等等。唯一不变的是命题的思路、素材的选取原则、设问的技巧等等要像高考题,回归到考物理要重在“物理味(用物理知识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而避免“考数学”。

4.问题情境作为试题载体

试题需有广东卷的味道,最好是源于真实情境。试题来源可以可以参考广东省高考试题、2021年省适应性试题、广州一测试题等。情境不能虚构,要真实化。实现让学生会解题到会解决问题转化。试题的条件、问题更换:可以根据高考真题等高质量的试题进行条件更换,问题的方向更换进行出题。一种情境,多种变化,或者一类知识点,多样情境的考查。真实情境问题是从“解题”到“问题解决”转变的载体。分类讨论是“解题”到“问题解决”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5.突出基本方法与能力的考察。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本方法与能力是学习的目的也是遇到新情境时解决问题的药匙。

规范审题操作行为。从阅读开始,圈出关键词画出过程图标出物理量,然后才写公式计算。试题难度可以降低,获取信息、转换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不能降低。

规范解题基本套路。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沿着物理过程,写出物理规律,就是规范表达,同时也是关键步骤和得分要点。

受力分析是基本能力,这是师生容易忘记的常识,也是师生缺乏良好对策的部分。受力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指物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受力分析不单是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几个力,还要通过分析这几个力的关系,从而得到运动的性质。或通过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找出各个力的具体关系,结合科学方法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科学思维”的解读是:采用严谨求真的、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以抽象的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

6.试题难度适切

模拟题的试题难度不要太大,总的原则是10分”难,90分易或中等难度,甚至可以分AB卷。可在14题的第二、三小问上设置难度。其他90分要相对简单,特别是选择题,不能设置太多陷阱,大部分的选择题要让学生读一遍就能找到已知量,求解的量,所用公式原理直接,但是一定要避免学生凭印象、凭感觉、凭惯性思维做题。实验题以操作过程、实验原理的迁移、实验方法类比。

.试题命制途径与方法

命题不容易,没感觉到其中的不容易则大概率没有进入命题状态。最好的试题是原创情境化试题,其次是高考真题的改编、省适应性试题的改编、广州一测、二测的改编、广东其他地市一测、二测的改编。全国卷仅供参考。改编试题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从往年高考真题里选取合适的试题进行改编;二是教材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改编。源于教材的试题,体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突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体应用的考查。

.有关各题型命题要求

选择题:注重概念理解的深度,注意考查经典模型,注意设置审题的陷阱,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计算量不大。省命的选择题表述简洁,素材几乎全部控制在3行字以内。

实验题:考查实验的操作,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迁移。目的是让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的理解,通过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学来习的知识可迁移到各种情境中去。

计算题:从经典的情境中选择:平抛、圆周、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观点去思考,兼顾知识的广度(组合情境考查)和知识的深度(叠加题的考查)

.注重试题成形的过程

试题需要不断优化。首先做好分工,试题各部分出好之后再进行交流,打磨试题。确保试题表述、情境的设置、试题的结论不能有科学性错误。

(执笔:邓治国、刘宇虹、唐利民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