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扬州市直学校开展高一数学教研活动

2022/4/12 14:40:28  阅读:512 发布者:chichi77

1125日,在扬州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戚有建老师的组织下,扬州市直开展了一场高一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地点为江苏省扬州中学,主要邀请了市直学校高一教师。旨在帮助教师们快速适应新教材、快速适应新高考、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活动一开始由扬州中学的石青慧老师开设了《对数函数》的公开课,整节课石老师以问题为载体,逐步深入,层层剖析,注重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且体会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充分展示了扬州中学“自治自动 共研共享”的课堂样态。

 在研讨阶段,首先由石老师就自己这一节课谈了她的设计思路:以指对互换为基础,类比指数函数,从数学内部出发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以及应用。同时她也反思了一些问题:如课堂开放度高,不易把控;问题的指向性可更加明确等。

 接下来听课老师代表谈了听完这节课的感想。他们充分肯定了本节公开课知识架构的完整性、过程的流畅性和立意的深远性,都认为这是一节优秀的公开课。令他们感受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精神的重要性。

 然后新华中学的龚老师立足于本章,谈了他关于新教材将原本“指、对、幂”的顺序变为“幂、指,对”的理解:把幂函数放在前面是因为幂函数相对简单且学生有基础,希望通过幂函数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函数研究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随后扬大附中的朱老师就《对数函数》如何创设情境谈了自己的看法。她将本节课的情境分为三类:数学内部情境、科学情境及生活化情境。基于本节公开课并结合各种版本教材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剖析深刻,发人深省。

 最后教研员戚有建老师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作了精彩的讲座。他指出教学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动力,问题是数学活动的载体,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思维,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活动(否则是假活动、无效活动),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从而就有了活动,数学知识、方法、思维能力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问题(问题串),将数学教学的过程组织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建议教师们要多学习张乃达老师的教育理念,注意问题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性、思维性。并且以《等比数列》、《双曲线》等内容为例,向大家分析展示了如何去设计问题,如何让一节课通过有层次的追问展开教学活动。最后他指出对于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教研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新教师更需要在教研的历练中不断成长。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