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课精研细教,单元教学共探索
2022/4/12 14:27:17 阅读:681 发布者:chichi77
接力课精研细教,单元教学共探索
——记高一语文读写演讲词接力课教研活动
为了践行新课标理念,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韶关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研会于2022年4月8日举办了“高一语文读写演讲词接力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研形式,线上活动地点是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崇知楼录播室,市直(属)高中学校均有高一教师代表到现场参与,各县(市、区)各高中学校高一语文备课组组织教师集中收看线上直播。本次活动由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鹏飞主任主持。
现场听课
各学校教师观看线上直播
本次活动由接力研讨课和评课议课两个环节组成。接力课的内容是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第 10 课(《在<人民报>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授课的三位教师分别是:广东北江实验学校的吴燃老师和车沛桃老师,张九龄纪念中学吕琛老师。
这三节接力课整体性强,体现了单元教学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并行”的教学理念。第一课时通过阅读演讲词感受革命导师的“抱负与使命”,第三课时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这一人文主题的思考。本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节课以“演讲的目的性——表达主题”作为教学重点来串联。前两课时以“读”为主,围绕“演讲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演讲词的针对性、逻辑性和鼓动性;第三课时以“写”为主,归纳总结前两课的内容,建立起写作的思维支架。
第一课时由吴燃老师讲授,主题是“走近革命导师,领略伟人风范”。吴老师由演讲的定义、目的、类型、特点引入,然后引导学生梳理两篇演讲词的内容层次,分析逻辑结构,进而探究文本主题。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的担当精神,并思考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有怎样的抱负,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中,吴老师对学生的点拨细致,阅读方法的指导实用性强。
吴燃老师上课
第二课时由车沛桃老师讲授,主题是“走近革命导师,揣摩表达策略”。本课时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1.关注文章选材,分析两篇演讲词选材和主题的关系;2.提炼手法,分析表达手法如何服务主题。在车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或讨论交流激发思维,或自主思考表达见解,知道了阅读演说词要关注文章选材及表现手法,学会在揣摩表达策略中感受演讲的鼓动性,把握演讲主题。
车沛桃老师上课
第三课时由吕琛老师讲授,主题是“借鉴导师作品,学写演讲文章”。吕老师首先回顾了演讲词的写作要素,然后提供了一道以“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担当”为主题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先后完成课堂任务:设计演讲词写作思维导图;写一个3分钟的演讲词片段。最后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完成800字演讲词的写作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开展演讲比赛。课堂上,吕老师对学生习作点评到位,思路清晰,还采用了学生自评与他评的方式。
吕琛老师上课
接力课后的评课议课环节由陈鹏飞主任主持。首先是授课的三位老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上课反思和感想。随后参加现场活动的各学校代表也表达对这次接力课的看法和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最后陈鹏飞主任作总结发言。陈主任说,教科院组织的这次教研活动采用了接力课的形式,体现的是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大单元教学的思路,旨在搭建平台,借助本土的教
师资源,挖掘教师潜力,实践新课标理念及大单元教学、群文教学、项目化学习的构思,引领韶关高中语文在“三新”背景下的教学教研进一步发展。他对三节接力课的上课情况及老师们为这次教研活动所作的前期努力表示了肯定,认为三节课主题鲜明,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性强。陈主任同时也表达了培养更多优秀本土青年教师的期望。
陈鹏飞主任作总结发言
本次教研活动贴合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与要求,拓宽了教学思路和视野,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们对教学模式更深层次的思考。
撰稿人:杨成安(北江实验中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