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12 14:21:01 阅读:836 发布者:chichi77
为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推动我区校本作业改革,探索校本作业设计与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推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把握现阶段教研重点与热点,提升校本教研水平,3月3日,“双减新征程、一起向未来”全区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在宣城市第九小学报告厅举行。
专题讲座
本次会议以聚焦“双减”优化作业设计为主题,教研员姚秀清,青年骨干教师蒋荣、韦阳念、江小燕就现阶段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管理做分享与交流。
合作与优化
宣城市青年骨干教师、宣城市第二小学教师蒋荣分享《合作与优化》——关于中年级学段“数学广角”系列作业设计的思考。
蒋老师分享了二小作业设计团队的合作经验,重点从教材研读、习题创编、目标分层、设计理念等几个关键流程节点为大家做精准交流。她的案例侧重思维发展、基于学情,突出层次,类型多样,有效为先。
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的"减量"和"增值"
宣州区青年骨干教师、宣城市第九小学教师韦阳念分享《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的“减量”和“增值”》——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为例。
韦老师分享了九小作业设计团队的整个流程,他从设计思路、设计框架、习题设置、分层说明、习题来源、作业示例、评价与实施7个方面展开交流。他的案例框架构建栏目清晰,合理全面,注重习题的二次改创,目标分层、题型设计和反馈评价是亮点。
以书为媒,遇见更好的自己
宣州区青年骨干教师、宣城市第十一小学教师江小燕分享《以书为媒,遇见更好的自己》。
她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专业成长为大家分享了她的学习与收获。她从读书的意义、阅读现状、缺失原因等几个方面展开交流。她指导同行读专业的书,打破知识壁垒,提高教学水平;读教育类的书,主动积极地凝练自己的教学主张;读经典,与先贤对话,超越自己的偏见与狭隘。她还推荐了很多关于提升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这是经验分享,也是率先垂范。
课程领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
宣州区教研室小数教研员姚秀清老师分享《课程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
在对2021年末宣州区小学数学教师单元作业设计案例的调研中她发现:部分学校的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整体认知还比较模糊,对作业设计的类型和基本路径思路不明,对作业的目标定位不准,对习题的二次创编能力欠缺。所以她从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建构为切入点,以《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为载体,完整地呈现了一篇规范、有效的案例的形成过程。在框架构建、设计理念、作业创编、题型设置、分层实施、评价方式等诸多节点上做出了分析,引领教师在设计中准确定位作业功能,优化作业结构,为能独立完整的设计一份有效案例指明了方向。讲座中,姚秀清教研员对校级作业管理提出了建议,提倡“一校一策”,并从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厘清作业基本类型、明细作业设计路径、提升作业管理实效四个方面给予了指导。
感悟与收获
“双减”引领 作业走“新”更走“心”
宣城市实验小学梅溪校区 洪玉萍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优化作业”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对于早已习惯直接布置课堂练习的我们,作业设计成了既熟悉又迷茫的领域。2022年3月3日,宣州区教研室举办的以“双减新征程,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数学教研组长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在这次培训中,三位老师走“新”更走“心”,从不同角度切入,用丰富的案例,非常接地气地深度剖析了作业设计的理念、内容、形式、来源、评价等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1.作业设计原则:目标性、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蒋老师以《集合》和《优化》作业设计为例,将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实践题”、“提升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完成,体现个体性和层次性,让学生探索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韦老师把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将思维导图、数学日记、阅读等纳入日常作业,作业质高量少,虽然作业量减少了,但是学科素养与作业的育人价值却一点都没减。
2.作业的来源:甄选、改编、创编。韦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作业来源,除了教材习题外,还可以从不同版本教材同一章节中去甄选作业,拓展作业的宽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将课本练习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改编(如将接种新冠疫苗人数编成两位数加减法习题),体现数学的生活性,凸显思维过程;也可以创编作业,把整理和复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梳理(如思维导图),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3.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听了姚老师的讲座,我想起来曾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着精彩。”姚老师从课程视域和教学视域两个维度,以单元作业设计为突破口,结合五年级《多边形面积》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课程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路和实施。姚老师围绕单元整体分析、学情分析、作业目标、设计要求和评价等环节,突出作业设计的“精”、“实”、“明”、“趣”特点。
“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宣城十一小江小燕老师几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她与我们分享了《以书为媒,遇见更好的自己》。江老师从读书的益处、不读书的原因、读书对自身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讲述,强调要多读书,读自己专业的书,读教育类的书,读经典之作。并为我们推荐了《教育家成名丛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跨越断层 走出误区》等书籍,建议我们阅读《小学数学教师》等前沿杂志,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短暂的培训唤醒了我们对“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思考。冬散尽,春来到,我们沐浴暖阳,播下希冀,洒下汗水,定能换来桃李满园香。
一路向“减” 携手前行
宣城市第九小学东湖校区 张旭
三月的风,轻轻地拂在面上,暖暖地、痒痒地。区里的教研,踏步走来,稳稳地、实实地。今天下午在宣城市第九小学报告厅由区数学教研室教研员姚老师组织的“双减新征程、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区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干货满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专家老师们的分享让我们重新打开视野,为我们的作业设计带来了很多思考。伴随“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进和实施,“让学校回归教育主阵地”的教育实践备受关注,教育回归本质、回归本真、回归本位。由此可见,作为三位一体育人的学校育人功能再次被放大强调,在减负的同时更是向我们教育一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而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听了老师们的分享我也明确了在“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一个思路:让学生“吃的下”、“吃的饱”、“吃的好”还要“吃的欢”。
“吃的下”: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扼杀孩子的个性与创造性,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不同的学生完成不一样的作业,在作业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收获学好数学的信心,得到成长。
“吃的饱”:《课标2011》里面有着这样的描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量身定制”,给学生作业选择的主动权,真正地让学生都能“吃的饱”。
“吃的好”同样在作业设计中也要精心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习题,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吃的欢”:设计综合实践作业,生活中玩转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还有江小燕老师的读书分享《以书为媒,遇见更好的自己》。诚如江老师所说,读书,能带给我什么?我不想看见美景时,只会“哇,好美啊!”而是脱口而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次“双减新征程 一起向未来”教研组长工作会议,进一步揭开了“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的面纱,为全区校本作业设计打开了一扇窗。现阶段教研工作将立足当前的热点和难点,围绕优化设计作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切实推进“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业的改革和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将一如既往,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作业设计的新样态,做到减负不减质,增效不增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