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数字教材进校园,异课同构共成长

2022/4/12 14:00:34  阅读:619 发布者:chichi77

为了让老师们深入地了解数字教材,应用数字教材更好地组织教学,让数字教材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2021518,柳州市教科所开展了“数字教材进校园,异课同构共成长”的研训活动。本次活动在柳州市铁一初中部举行,柳州市数学教研员老师宋程老师、柳南区数学教研员陈燕萍老师莅临指导。活动分为异课同构展示课、评课议课和专家讲座三个环节。

活动的第一项:异课同构展示课

第一节是杨老师的展示课《22.1.1二次函数》。杨老师从喷泉、投篮等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入新课,并借助人教智慧教学平台的动画资源,采用希沃白板设计课堂小游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杨老师循循善诱,学生们积极探究踊跃发言。

杨老师的课堂           课堂小游戏

第二节是钟老师的展示课《12.1全等三角形》。钟老师借助人教数字教材上的资源上课,紧扣教材内容,播放动画化抽象为直观,使用聚光灯功能强调重点。钟老师抓住本节课的核心“完全重合”,通过一系列的动画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探究活动,一步步归纳得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将重难点逐个击破。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钟老师的课堂       小老师上台讲题

活动第二项:评课议课

杨老师、钟老师分别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杨老师自评           钟老师自评

老师们就这两节展示课展开讨论数字教材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有点与困惑。

古亭山中学教师研讨       铁一初中部教师研讨

本次活动专家老师、各校教师代表点评。

32中老师点评

15中老师点评

铁一初中部老师点评

陈燕萍老师点评

宋程老师点评

吴娟老师点评

活动第三项:专家讲座

宋程老师给老师们介绍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宋老师分别从平面概况、应用场景、操作讲解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通过本次活动,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对人教智慧教学平台都有了新的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的研训活动圆满结束,老师们收获满满。以下是老师们的学习收获:

何双莲学习心得:听了两节课,进一步观摩学习人教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操作,使用这个平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自己也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比如聚光灯的使用、添加自己制作的资源、手机投屏录播拍照等,但还是有很多不会的,比如杨悦兰老师使用的那个PK小游戏是很好的,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很喜欢,但是我不会弄,好想学会如何使用那个PK小游戏视频;还有钟老师在课堂上灵活自如的使用平台,切换课件和课本,以及各种自己准备的资源,我还没有那么熟练,所以现在也是每天摸索着使用,会越来越熟练的。今天听了宋老师对平台的介绍,这些基本功能都已经会了,宋老师说我们现在是初步使用,然后是灵活使用,最后是创新使用,可我已经很渴望能够快点灵活使用,进而能创新使用,所以特别希望能得到更多更详细的学习。另外,听了杨悦兰老师的课,我感觉铁一中初中部的教学规范性很强,解题很规范,我以后也要注意要求学生规范解题,争取让学生学会更完善的解题过程。

贾荣学习心得:通过这次和我校数学组到启智中学参加活动,我发现了现在很多年轻教师在合理使用数字教材,课堂上进行信息技术方面已经越来越成熟,效果越来越好。在全面推进信息技术融合的今天,我们在将来的教学中,要尽快的把传统课堂的精华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作为载体,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让我们的教学多元化的发展。

谈兴霖学习心得:1、一堂概念课的流程一般是:感知→体验→验证→下定义→练习,这一串下来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个概念形成的过程。自己亲身去体验他,验证他,才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他。2、两节概念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章节的起始课。而章节起始课之前还有一小段引言,这一个引言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我们这章节学习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引言部分在我们备课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3、这两节课都使用了电子教材平台,恰好两节课两位老师使用的都是平台不一样的功能,让我们对这一个平台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运用好它,则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这一平台和之前使用的希沃白板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区别,我们都需要好好的进行研究。

钟秋燕学习心得:优点:一、借助初中数学数字教材平台授课,教学内容紧扣教材,对于重点内容使用聚光灯放大,起到强调作用;二、善于利用动画,演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翻折得到两个图形完全重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三、本节课的核心是“完全重合”,让学生经历“感知—体验—验证”的过程,一步步归纳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应元素、性质等知识点;四、着重强调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老师讲解例题并板书,规范学生书写格式。缺点:一、习题比较简单,达不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二、对平台的使用与操作不熟悉,导致在课堂上浪费了一些时间。改进:一、熟悉数字教材平台的各项操作,灵活运用;二、在平时的备课中,要多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抓住核心思想,明确重难点;三、加强习题研究,精选习题,习题的设置要有梯度,有代表性。

吴娟学习心得:我们备课组与铁一初中部的老师在宋程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人教数字教材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题教研活动。两位老师都是进行概念课的讲授,一节是代数一节是几何课例。两节课都是利用数字教材为载体,利用数字教材的优势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通过不一样的课堂和两种风格的课例,让我对概念课又有进一步认识。概念课包括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属于概念形成,适合这种模式。也不是所有的概念形成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比如函数的概念你怎么验证?对于中学阶段,有些是不需要验证的,也无法验证。更多的是强调感知,体验,学习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学的思维方式。通过两节观摩课,我观察到数字教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融合了音频、视频、、及动画等,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互动交流性更强。数字教材是服务学生、教师,使应用起来非常有利课堂,可以用来备课,授课,而且教师不用下载资源,只要做好链接就可以随时在课堂上调用数字教材里的有用资源,使用起来更方便。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数字教材的使用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促进了师生的交互、激发了学生学习、表达的欲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只要我们立足于数学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数字资源的优势,相信一定会对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相信我们的数字教材肯定会越来越好!

覃彬彬学习心得:概念课,要经历感知、体验、验证、下定义、变形概念到应用概念的过程。数学上很多概念来自于生活并要应用到生活中。所以在上概念课时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过程。其次,要注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引导更高层次。比如二次函数是基于一次函数的学习方法与过程,但又要区别于一次函数。运用类比思想引出一些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更能接受,通过渗透前后知识联系,达到知识之间的衔接。

骆丽群学习心得:听了两节运用人教版数字教材的实际应用,收获颇多。它既有传统教材的优势,使教材最大化的应用,同时又容纳了很多新的元素,比如说在备课上有很多优秀的案例可使用,极大的减少了教师因技术受限而花费过多时间制作PPT上;同时还可以插入几何画板等数学小工具。其中有一个插入小游戏的功能,极大限度上满足了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PK中获取知识。当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点小遗憾,相信在老师们使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摸索出新的使用方法,不断完善。

刘婷学习心得:通过这次的课题组的教研活动,我收获颇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要主动认真的备课,备课过程要认真的去理解教学目标及预设如何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二、通过两位老师的展示课,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后面的努力增添了许多动力,在优秀的同事的带动下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成长;三、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能够多开展类似活动,提升教师的能力。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