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广州市高三英语市区校融合教研活动(四)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的一测阅读讲评课研讨(广州二中专场)活动简报

2022/4/12 9:09:36  阅读:884 发布者:chichi77

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州市高三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响应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陈皓曦老师在一测分析会上关于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备考建议,202247日下午,广州市高三英语市区校融合教研活动第四场如期而至,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的一测阅读讲评课研讨,由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备课组承办。本场教研活动分为三部分,包括陈广乙老师对所执教的一测阅读讲评研讨课进行说课、研讨课录播展示,以及广州市高三中心组成员、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陈小欢老师的评课。

 作为本次研讨课授课老师,陈广乙老师在说课中首先阐述了他的设计思路:基于广州二中文科班学生在一测中的答题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教学重点聚焦于通过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助力考试中的篇章结构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程序化的策略指导,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变式训练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索,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紧接着他从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理论依据和基本教学步骤五个方面进行说明。在教学内容方面,陈老师别出心裁地选取正确率约在50%-70%的几道“中档题”题来讲解,发现这几题均为与语篇分析能力相关的写作目的题和主旨大意题(24题、32题和35题)。而学生在答题时通常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提取文本信息的步骤,很少思考语篇类型和文体结构,因此课堂目标设定为:学生能最终积累和丰富头脑中原有的图式,并运用图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最后陈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研讨课的教学步骤,从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老师的文章引入,到学生最后能在练习中对篇章进行分析、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层层推进,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第二个环节是课例观摩。陈广乙老师的这节课是一模阅读讲评和二轮专题复习课的结合,以“语篇分析助力篇章结构题”为例展示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三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高三教师以理论引领实践,助力有效教学。

上课伊始,陈老师就引用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老师的一句话Teaching Text Structure Improves Reading Comprehension”以引起学生关注,并用英文解释了What is text type?体现了高三英语课堂与高一高二课堂的显著差别——高三英语课堂学术氛围更浓厚、更具探究性,并且对概念与答题技巧等进行更为高度的概括梳理。紧接着,陈老师以语篇图式为依托,利用高三学生对语篇结构已有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构建理性认知,从而使学生对解读语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他以表格形式呈现了常见的几种篇章体裁及其结构、主题段落的位置等,直观展示了不同语篇在总结主旨方面各有特点。

    

      作了上述铺垫之后,陈老师以旧带新,回顾了一模中学生的三道普遍错题,这三题均是考查主旨大意/写作目的题,学生因缺乏对篇章的宏观分析而把握不准。在回顾中,陈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四个步骤完成语篇分析:1.判断文章体裁;2.划分结构确定主题段落;3.定位主题句;4.结合排除法或进行反推来确定最终答案。

陈老师在学生自主活动上选择了权威的高考真题以检验学生对该课内容的学习效果,诊断学生是否能通过语篇分析的答题步骤来指引自己科学答题、理智排除错误答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陈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学会按这四个步骤准确把握语篇的层次结构,学会清晰理解作者的语言、逻辑及观点态度,有效达成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最后,陈广乙老师在总结中再次强调了语篇分析在学生答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回顾了语篇分析的步骤,再次提醒同学们对篇章进行分析、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态度。

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在观看录像时,我们留意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时响起的热烈掌声,也为学生的学有所获而振奋。

在评课环节,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备课组长陈小欢老师分别从内容、方式和效果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点评,重点指出这节课的两大亮点:讲评内容十分聚焦,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参与度很高。首先,课堂教学目标十分清晰,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逐层推进。在讲评题目的选择上,陈广乙老师打破了以往按部就班、逐题讲评的旧模式,通过分析比对学生各题的答题情况和得分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三道题进行讲评,最大限度地提高讲评的效率。这三题所在的文章均考查了学生对篇章宏观和微观的把握,涉及较为高阶的思维能力,对二中高层次的学生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其次,陈广乙老师还通过介绍schema theory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白掌握篇章结构对于阅读理解的意义,引起学生对该内容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的另一大亮点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与传统“满堂灌”讲评模式不同,陈老师将主场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布鲁姆的认知理论和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借助老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学生自己讨论反思归纳解题思路,使讲评达到更好的效果。总的来说,陈广乙老师的一模阅读讲评课,为进一步探究建构高三英语阅读讲评课高效教学模式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

    最后,陈小欢老师指出,阅读讲评课可以设置开放性的主观任务,弥补客观选择题测试方式的不足。例如,可以在讲评课后布置由浅入深的follow-up练习,让学生think aloud自己的解题过程,进一步清晰并强化正确的解题思路。也可以是读写结合的任务,以达到深挖文本,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阅读理解练习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多练,更重要的是通过高效的讲评课,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高三教师应该摆脱传统阅读讲评课模式,重新定位讲评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更切实的收获。本次市区校融合教研活动对如何开展高三讲评课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推进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讲评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广州市第二中学阮婷、张静华、陈小欢撰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