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在诗意的教研里遇见美好,在碰撞的思维中收获成长”--宝安区九年级第二次质量分析会议

2022/4/12 8:53:41  阅读:767 发布者:chichi77

在诗意的教研里遇见美好,在碰撞的思维中收获成长--宝安区九年级第二次质量分析会议

       2021512日下午,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福永中学报告厅开展了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质量分析会。宝安区全体九年级数学教师到现场参加了本次活动。

教学示范,精彩纷呈

福永中学曾甦玉老师

     福永中学曾甦玉老师带来二模复习《角平分线基本模型及处理策略》一课,课堂伊始,曾老师结合初三学生学情,在“探路赏花”教学环节中合理设计四道小测回顾老朋友--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审题并自主归纳角平分线与内心外心的二级结论及基本模型。在“美蕴其中”的教学环节小组合作生生交流,将学生多种思维碰撞的成果以投屏展示;曾老师以”问题链”贯穿课堂师生互动,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引导学生如何找对称点?如何在数学情境中构造辅助线?并将学生一题多解的思路对比,归纳解题的核心思想即角的对称性。在“勇攀高峰”和“称心如意”的教学环节,曾老师基于学生认知设置变式,解题背景从“圆”到“抛物线”,从角平分线“显”线到“隐”线。曾老师适时点拨,把展示的舞台更多的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课例点评,收获颇丰

官田学校杨静老师

     官田学校杨静老师针对曾老师《角平分线基本模型及处理策略》,给了四点精彩的点评。

1)曾老师教学功底扎实,能够循循善诱学生。不管是学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小标题,还是课堂中环环相扣的引导语。曾老师教态大方,言语表达能力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曾老师将“角平分线”为主线贯穿其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分别将角平分线设计在三角形,圆和抛物线的背景下,通过变式训练,多题一解提炼模型,总结规律;并将解题方法策略总结为三个锦囊。体现数学几何模型的对称美,将美育教育渗透教学过程中。

3)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维活力充分被调动起来,把更多发言的机会给孩子,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数学学习的热爱。

4)最后杨老师指出初中几何要侧重培养学生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和几何语言的互相转化的能力,必要时可以体现典型例题的板书,从而落实学生的书写规范性。

专家讲座,视听盛宴

文汇学校陈文君老师

     第一议程由文汇学校陈文君老师为我们带来《阅题悟教--2021数学二模阅卷分析》的讲座,陈老师结合这次宝安区二模考试的小题分得分率,从基础题、中档题和压轴题分别探究学生得分不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对策。陈老师指出基础题要“分层要求,规范先行”,中档题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压轴题要“一题多解,多解归一”。

宝安区教研员潘正刚老师

     第二议程由宝安区数学教研员潘正刚老师发言,潘老师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这次二模考试试卷分析,学生分值分布及名校的成绩情况,为了迎接即将要来的中考,潘老师给教师们两点重要的备考方向和建议:(1)教师要有效整合教学内容,重视提升学生多题一解的解题能力。

2)教师应适当把握周测的难度,注意学生的答题规范,培养孩子的学习信心。

新洲学校张扩军老师

     第三议程由福田区新洲学校张扩军老师为我们带来《抛物线内在几何性质探讨》的讲座,张老师用丰富的的试题展示抛物线中的相似模型,定值模型等系列专题,整个分享干货满满,老师们收获良多。

点滴汇聚,感悟前行

       本次二模成绩质量分析会座无虚席,参会教师全程认真聆听,提供一次很好广大数学教师的探讨交流的机会,为即将到来的中考指明方向,相信2021学年宝安区数学中考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