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习作单元,是先写后学,还是先学后写

2025/4/15 15:54:08  阅读:23 发布者:

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都有习作板块,每个习作单元都是先编排课文,学完课文后编排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然后出示习作例文,最后提出习作要求。以往我的教学都是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来设计的,但是最近在观摩六年级的大单元展示课时,我又有了新的思考。

此次观摩的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在大概念“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指引下确定了核心任务:围绕“小学生活的真情时刻”这一主题,为毕业纪念册撰写专栏。回忆自己小学生活中的真情时刻,综合运用本单元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每位同学撰写“小学生活的真情时刻”(真情告白)专栏文章,开展交流分享,在班级中推选十佳优秀作品,收录毕业纪念册专栏,刊印成册。

在六年级的备课过程中,呈现了两个版本:

其一是先学课文中的写法,再写作文;

子任务一:理解核心任务,搜集习作素材

子任务二:学习名家名篇写法《匆匆》《那个星期天》

子任务三:撰写投稿作品,进行评选

其二是先根据核心任务直接写作文,再学课文中的写法,最后根据阅读所得进行修改。

子任务一:发布核心任务:撰写“小学生活的真情时刻”

子任务二:寻找身边素材,撰写初稿

子任务三:学习名家名篇写法,提升初稿

子任务四:分享、评选

我本来觉得两种方法都可以,其一可以由学到用,其二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是听了竹平老师的评课,这个单元还是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法,先写,再阅读,最后修改。根源就在于我们要始终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竹平老师表示,我们在单元开启的时候,会出示单元的核心任务——为毕业纪念册投稿,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立刻被激发起来,想要马上动笔写。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先写,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写完之后,学生又会想:我怎么才能写得更好呢?我要怎么才能入选呢?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这个单元的文本学习,用学习文本的收获来提升作文,这才是这个单元的文本的学习价值。一篇课文的价值或在于鉴赏,或在于利用,或两者兼用,到底怎么用,还是要源自于学生的需要。在这个单元先写作文,然后学课文,最后修改,这样的过程更能凸显经典文本在鉴赏上的利用价值,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

回顾我以前教学的习作单元,可能也会有时把习作前置,但是不管前置和后置,我想的始终都是这个设计我自己怎样觉得更加顺畅,怎样我才能把文本价值告诉学生,从来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顺序。虽然我觉得我是为了他们“学”才这么设计的,但是还是没有真正从他们的学习需求出发。而这次观摩课后,我明白了,大单元教学,一定要从真实的学习任务出发,从学生的学出发,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来转。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