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的思辨类写作模式的整合和推广
2025/4/11 17:46:03 阅读:31 发布者:
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方向,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认知、整合、理解、探究能力的考查,为学校开展思辨类写作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高考思辨类作文材料主要是以图画、文字材料对两三个关键词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学生需要对充分理解材料观念,对材料信息进行整合并加强分析,捕捉材料中的核心观念,确定写作立意,拟定符合材料内涵的标题。学生通过思辨类作文写作,可以强化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1]。
语文是高中教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写作是语文学科中分值占比最大、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实施思辨类写作模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思辨类作文的认识,了解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理解学习思辨类作文写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高考作文思辨类材料的内容,能够逐步探索出思辨类作文的写作思路,有利于学生聚焦思辨类作文的核心观念,提炼出作文的立意方向,促使学生构建写作思维框架,进而提升思辨能力[2]。
一、挖掘核心观念,培养思辨能力
高中学生的思维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塑造性。因此,教师要着重于挖掘思辨类作文素材,培养学生运用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为例。“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本材料展示出新高考作文I卷的命题方向,着重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理解能力进行考察。教师要指导学生摒弃以往第一时间寻找关键词的分析方法,尝试着从材料中捕捉到核心观念,提炼出材料中“本手”与“妙手”的核心观念,从这三个观点中寻找其中的逻辑联系,进而确定作文立意。例如“本手”是指什么,可以是基础性的知识;而“妙手”又包括什么,可以是一种探究与创新的能力等。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摆脱事物本身的束缚,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前进上升。
二、构建思维联系,提高思辨能力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作文材料中的核心观念确立写作立意,材料中所提取的核心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教师需要指引学生不能执着于思维定式,而要将核心观念中的思维逻辑具体化,提炼出核心观念中的主问题与子问题,从而确立写作立意并围绕立意进行阐述。
以2022年新高考甲卷作文为例:《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此题目属于情境化思辨类作文,命题材料本身是美育教育的范本,既考查了学生诗文鉴赏的能力,又考查了运用语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题目从高中生必读的《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取材,语料内容、设题形式、考查方向和以往作文试题截然不同。从材料的内容看,此题和诗歌鉴赏题相近;从命题任务来看,题目关注点涉及了文化风俗、手法解读、情境设置和艺术效果的鉴赏;从思维设置上看,又需要由材料中的文学现象向其他领域迁移,以获得更广泛意义上的思考价值。题目中的指引语“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要抓住指引语中的三个关键词“移用、化用、独创”,学生一定要从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去思考阐述,不可以只往某个方向思考。比如在“移用、化用”的基础上去独创,也就是“守正创新”。在传承(移用、化用)中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移用、化用)为创新奠定基石;创新是传承(移用、化用)的延续。题目貌似艰深,但是通过开放性的设置给了考生极大的写作自由。
三、讲评结合,提升学习质量
在固有的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进行单方面的作文批改,而学生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反馈,导致学生难以提升作文能力。在“教学评一致”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应用讲评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以2021新高考I卷的作文题目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作文素材的分析,以小见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不止局限于人身体的强弱,而要深入到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并结合国际形势对强弱转化进行论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自己所写的作文进行评价,分析自己作文立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使学生构建完善的作文写作体系,使作文立意更具科学性。
综上所述,采用思辨类写作模式,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深度挖掘思辨类作文培养的目标,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转自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