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评价方式的革新与完善

2025/4/11 17:16:17  阅读:35 发布者:

教学评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以及对学生潜在学习价值进行评判的活动。作文教学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作文写作活动后,教师根据写作目标和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综合性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师依据教学评价能确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评价信息,能明确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教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改进作文评价方式,能落实新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自主点评、互相点评的基础上,参考教师提出的综合性评价信息,解决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已有的作文知识应用于新情境,实现写作能力提升目标。

一、课前:学生自评,激发作文评改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作文教学内容是按照统编教材要求,设计指向全面掌握多种作文体裁、多种写法的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阅读单元课文、优秀例文,提炼文中的写作精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与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指出作文中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使学生能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修改、优化,进一步提高作文质量。[1]

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写演讲稿》一课为例,学生需要明确演讲主题,并根据演讲需要选择能够体现主题的材料,如典型事例、真实故事、确凿数字、诗词、名言等,然后针对听众的接受水平,使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审题马虎,只会根据关键词立意,而忽视材料的内部逻辑;第二,单纯积累素材,不会在实际写作中应用;第三,照搬固定论证方式,未形成独特的论证思路。在课前学习评价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分析短句、长句的比例,标注结构复杂的长句,记录修辞手法运用次数,然后从以下角度分析并评价:1. 语言是否简洁、通俗,能否让听众接受;2. 结构复杂的长句中有无语病,短句使用是否得当;3. 修辞手法的应用是否正确,能否调动听众的情绪。

自主评价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教师可以在作文评价中融入评价量化表,将以上评价内容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做到等级分明、分值清晰、操作便捷。学生参考量化表,能明确自主评价的方向,并根据对应标准打分,产生评改自己作文的兴趣。教师在学生自主评价过程中,应从演讲稿的特点入手,提醒学生分析自己作文中的事件叙述是否清楚、论点是否有足够说服力、论证是否有条理、是否有错别字、卷面是否整洁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量化分数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在课前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通过下一步的学习,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

二、课中:学生互评,深化作文点评意识

学生互评是高中作文教学评价的常用方法,能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深化学生的作文点评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在学生互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醒他们鉴赏作文中的好词好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学习其他人的优秀写法,由此提升写作水平。

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一课为例,教材提供了以下话题供学生参考: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时,教材还向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自拟题目,根据生活中熟悉的劳动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对这一类作文的评价,需要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评价入手,指导学生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侧重于人物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评价的侧重点应该是“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相关性”。结合这一评价标准,学生能在互读互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人物描写细节,如“地铁上,下班的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工作服弄脏座椅,宁可蹲着也不肯坐在空位上;一名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仍然将试卷整齐地收进书包中,向教师微笑告别;在重症监护室中,抢救失败,患者家属反而安慰哭泣的医护人员……”针对以上事例,教师应鼓励学生借鉴优秀习作的写作方法,通过有效的细节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避免单一化,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至此,学生能在阅读他人作文的同时,借鉴文中的好词好句,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深化作文点评意识。[2]

三、课后:教师总评,提升作文修改能力

学生自行修改,如同学习“走路”;学生之间互评,如同牵手“并行”。面对学生在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总体评价,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结合具体评分标准,引导学生将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作文修改能力。

学生在课前自行点评作文,并根据教师要求与他人交换作文互读互评,在阅读中鉴赏好词好句、积累写作素材,这一系列评价活动能让学生形成关于作文修改的独到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制订作文教学评价的总体标准(以下简称为“指标”)。

评价环节:归纳总结

评价标准:能否根据写作要求进行立意、写作?能否将写作知识点应用到实处?能否在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中做到客观、公正?

评价参考:结合作文写作要求进行分析,紧扣知识体系进行写作,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改,提出的作文问题反映真实的写作水平。

以上“指标”能为教师的总体评价提供重要导向。教师在课后总体点评中应该运用激励性评价语,从作文的写作闪光点出发,表扬学生的积极态度、正确立意、语言运用行为,发挥作文评价的激励作用,有效推动学生的课后复习与学习反思,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完善作文。同时,教师应该将课后反思作为突破口,发挥作文评价的重要调节作用,针对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调整他们的写作行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自主评价,要求他们根据写作要求分析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优缺点,能激发其作文评改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互读互评作文,不仅能深化他们的作文点评意识,而且能提升其作文修改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形成系统的作文评改认知,习得解决作文写作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而参考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完善和优化自己的作文,真正实现写作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目标。

转自语文学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