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对老师的定位是专业技术人员!
老师是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教师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
专业技术体现在哪个地方?学科知识与育人知识的掌握!
但是有多少老师,已经放弃了学习与个人提升?
每天疲惫的应对各种工作,每天重复性的工作?
医生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为什么很少有患者去质疑医生?因为他们的专业壁垒特别强,一般人根本插嘴不了!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做一个非常专业的!
新时代,我们不只要做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同时也要做基础教育的研究者——促进我们自身专业成长。
什么是教育教学科研
教育教学科研,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发现的某一具有价值的课题,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辩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活动(百度定义)
为什么要搞教育教学科研
搞教育教学除了体力跟干劲以外,更需要效率。
效率来源于方法
方法除向别人学习(输血)以外,更要的是自主创新(造血)
教育教学科研与论文的关系
论文是我们用文字的形式展现科研成果的一种方式,是教育教学科研的最后一步。
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非常可惜的是:只有少数教师能及时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这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整理成文字。
教育教学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就应试教育而言,喜欢搞教育、教学科研、能写论文的老师不一定书教的好(学生成绩好);然就个人素养而言,教育、教学科研搞得好,其个人的素养与水平肯定越高!
教育教学科研应该如何进行?
1、发现问题
我们可以从日常工作入手,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学生,都有一手的实践研究机会。例如:
①备课过程
研究教法: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去研究教法。
备课过程中所激发的智慧火花如果不及时的用文字记录、整理,一段时间后就会忘记的。对很多问题,我们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最后百分之十的,用文字记录、整理、提升的工作我们没有去做,从而丧失了让我们进一步提高的机会,丧失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展示的机会。
传统的教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
引导学生求知的教法: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
引导学生学习,并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供必要的帮助
备课过程中形成的论文:
1、基于“萌生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以“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为例——《理科考试研究》——2020年
2、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奇偶性教学设计——《理科考试研究》——2021年
发现教材中的理论性错误:
教材中的理论性错误并非只有大学教师或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师才能资格去发现。过去多年,发现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基本不等式的章节可以重构、任意角的符号表示并合理、分析法的出现时机不恰当,等等。
②上课过程
上课过程是师生双方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候,上课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教师为授课之需进行的思维跃进、不同思维之间的相互摩擦——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火花。
只要我们平时有教学科研的意识,当我们自身不同的思维之间、我们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擦出了火花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及时的去捕捉这些零星火花,并让这些零星的火花燎原成我们的科研成果。
上课过程中形成的论文:
1、合作中质疑 质疑中生成——以一道中考试题讲评为例——《中学数学》——2018年
2、唤醒“固化思维” 走向深度学习——以一道中考试题讲评为例——《中学数学研究》——2019年
③听课过程
一、观察思考教师教法使用,思考教法改进的空间
二、有机会发现新的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对一个向量面积比问题的研究——以一道中考试题讲评为例——《中学生理科应试》——2018年一文,就是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
④研究考题的过程
每年中考、高考结束后,各学科的期刊都会刊发大量的研究“中考题”和“高考题”的文章。——对考题的研究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尤其是考前复习的教学。
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要这样考?
通过考题的研究,来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尤其是考前复习的教学。
1、高考“函数基本性质”专题分析——《理科考试研究》——2018年
2、对2013年全国Ⅱ理科24题的研究——《数理化学习》——2019年
3、对2008年江苏卷21题的探究性学习——《理科考试研究》——2019年
4、对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Ⅱ理科第12题的研究——《中学生理科应试》——2021年
⑤学习他人的文章的过程
在学习同行的文章时,同样可以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或受同行文章的启发去研究与之类似的问题
1、再谈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江西中学数学》——2018年
⑥关注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日常生活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与各学科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离学生最近,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教师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同样能发现一些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问题。
1、高温作业专用服装优化设计——《内江科技》——2018年
⑦关注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
基础教育除了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外,更重要的是让中华民族的后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还要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因此研究社会问题中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问题,非常有必要。
1、小案例,大德育——《四川教育》——2023年
⑧课后反思的过程以及同事探讨的过程
1、高考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研究——《理科应试》——2022年
2、由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第11题引起的思考——《理科应试》——2023年
解决问题:
A、我们所发现是别人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自己研究解决
B、别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问题已经解决——(自己的)盲点
还有进一步解决的空间: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别人的解决方法是错误的
论文的撰写:
标题的拟定
(1)标题要尽量小一点。小题大做的文章要比大题小做的文章容易发表得多。
(2)标题要直切论文的主题。
(3)标题要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论证:论文其实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严密的认证,因此要想写好论文,最好学一点逻辑学。
行文中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语言要尽量做到流畅、简练。
要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
一篇文章写好之后不要急于寄出,过段时间再看看,多看几次,觉得没有什么毛病的时候再寄。
期刊选择——投稿:
我们投稿之前,最好把自己要投的刊物好好读一下,看看这些刊物侧重什么样的稿件,因为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侧重点。
另外,论文投稿,不要一稿多投。好的文章,那个刊物都可能会用,不好的文章,什么刊物都不会用你的。任何期刊都很反感一稿多投。
教育教学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希望我们都能够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越来越好!
转自研之有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