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是如何修炼自己的功底的?
2025/4/2 13:59:46 阅读:1 发布者:
过去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如今的时代“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必须具备“一潭水”。这“一潭水”,还必须是源头活水,而不是死水;必须是复合水、营养水,而不是纯净水。
如果你只有一块木板,你只能漂浮着过河;如果你有几十块木板,你就可以造一艘船过河;如果你有成百上千块木板,你便可以架一座桥过河。
这都说明,做教师,功底越深厚越好。
教师应不遗余力修炼自己的功底。诸如“三笔一画”基本功、普通话基本功、教材分析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学情研究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学困生转化基本功、教育科研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本功、家校共育基本功,等等。
怎样修炼这些基本功呢?
一是阅读。阅读是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是对这些基本功最大的修炼。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对教师来说,离开了阅读,难道还有更好的修炼方式吗?
如果我们的教师感到自己的功底不行,惶惶不可终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去广泛阅读。就像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说的那样:“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只有持续不断地阅读,我们才能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扎实的教育功底,走进学生心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真切地体会到教学的乐趣、教育的快乐、教师的幸福。
二是实践。实践是孕育功底之花果的肥沃土壤,实践的奥秘就在于全身心投入。投入其中,沉浸其里,达到忘我的境界,那既是最沉醉的时候,又是最享受的时光,更是对功底的最大夯实与修炼。
三是反思。我思故我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应该勤于反思、勇于反思,在不断地反思中,从否定到肯定,从教训到经验,从归纳到演绎,厚实基础,扎实功底,自我重建。
四是研究。教师的研究,是教师发展的“高速公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优“赛道”,也是修炼教师功底的基本之策。教师应该在研究中发现教育问题、探寻教育规律、触摸教育品质、感受教育幸福、明白教育要义。
五是写作。促进阅读、实践、反思、研究最好的方式是写作。写作是教师阅读之后的输出,是实践之后的结晶,是反思之后的表达,是研究之后的成果,是教师精神生命的呈现,是教师心灵世界的展示,是教师认知水平的深化,是教师功底的积淀与提升。
转自三名研究总课题组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