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导一线教师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一线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往往局限于经验文、报告文和口水文的范畴,这反映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一写出来就是经验文?许多一线教师倾向于将个人的教学经验直接转化为论文内容,这必然导致缺乏理论深度,再加上缺乏学术性的提炼,使得论文停留在经验分享的层面。
报告文式的论文过于注重工作汇报,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深入分析和反思,难以体现出论文的研究价值。
口水文式的表述方式使得论文语言平淡、逻辑松散,缺乏学术论文应有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论文的质量,也制约了一线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导致形成经验文、报告文和口水文的主要原因,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许多论文缺乏热点和时代感。教师们往往局限于自身的教学经验,而忽视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话题。论文内容未能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导致研究缺乏前瞻性和引领性,难以引起同行的共鸣和关注。
二是研究缺乏理论视角的支撑。部分论文仅仅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缺乏对教学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理论阐释。没有理论视角的指引,研究就难以形成系统的框架和深入的见解,也难以对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三是研究问题并非学科核心问题,缺乏研究价值。有些论文选择的研究问题过于琐碎或边缘化,没有触及到学科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这样的研究难以对学科教学产生实质性的推动和贡献,也难以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力。
在新课标的推进和落实的大背景下,教学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探讨。它更加注重与时代命题的紧密结合,要求研究者能够敏锐地捕捉教育改革的热点和趋势,将研究置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中。
同时,教学研究也强调理论视角的创新组合,鼓励研究者运用多种理论视角来深入剖析教学现象,形成独特的研究见解,还更加注重真实问题的解决导向,要求教师能够聚焦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为学科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捕捉时代命题的选题策略:紧跟时代步伐,聚焦热点话题
当前,核心素养培育、跨学科教学、项目式教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这些命题不仅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也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教学研究者,我们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这些时代命题,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选题。
以“双减”政策为例,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中小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果?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某小学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选题,以“基于智慧纸笔的课堂即时反馈系统研究”为题,成功立项省级课题。该研究通过智慧纸笔技术,实现了作业的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再如,新课标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实施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学科能力。某中学英语教研组以此为选题,深入探索了基于大单元的学历案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理论视角的创新组合:经典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教学研究不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上进行创新组合。传统的教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指导,但如何将这些经典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教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经典理论+教学实践”的嫁接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式。例如,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而分层作业设计则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某初中数学教研组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他们通过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同时运用分层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元认知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也可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改进复习课教学。某小学语文教研组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复习,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使复习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用于评价学生认知层次的理论框架,某初中数学教研组将其应用于几何思维层级研究,构建出了可量化的评价模型。这一模型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导向:聚焦教学现场,破解实践难题
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因此,教师应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困惑和学生的学习难点,以此为导向进行选题和研究。
比如群文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如何有效地组织群文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某小学语文教研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和策略。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过程难以控制、教学过程是强调演示实验等问题。某初中生物教研组通过自主研发实验器材和改进实验方法,通过项目式方式进行物理实验,成功地破解了这些困境,提高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问题驱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某中学教研组针对“课堂沉默现象”,开发出“三阶提问法”“问题链设计”,通过不同层次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还为新生态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研究写作的创新之路在于紧跟时代步伐、捕捉时代命题、进行理论视角的创新组合以及聚焦教学现场的真实问题。只有不断基于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推动教学实践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还是要应始终保持对基于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
转自南粤教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