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背书很熟却考不出分数现象背后的原因探析及建议

2025/3/31 15:49:34  阅读:11 发布者:

奋战在‌高考的路上,有时候努力和分数不成正比,这是很让人伤心的劳而无获,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打击人的自尊和自信吗。以文科的历史为例,书背得很熟但不会做题,这是很多同学都会在瓶颈期遇到的小悲伤。在我所带的两个文科班中,这样的同学还是有的,也曾经找他们聊过,他们一直都在困惑中,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和个案分析,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点记忆片面化‌

有些孩子历史书背的真的出神入化,从头到尾,你翻开教科书哪一页,他都可以背诵下来,记忆力超强的女同学,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在月考中会有一种现象存在,那就是平时历史分数考的好的同学,其实对教材的熟知度并不高。也就是平时不太喜欢读书的同学,反而历史考试中得了高分。问题症结在哪里,在上黑板默写和材料题的答题卡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那就是背书熟的同学,只注重记忆教材中的细节,而忽略了对整体框架的理解和把握,导致在解题时难以灵活运用知识‌。

如何破?借用中医养生的理念,那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既然孩子的整体框架构建能力差,那就不妨在课上课下培养这种能力。像思维导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的勾勒,综合性材料题的问答训练,还有平时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都要跟上。此外,一轮复习时就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由点到线到面的综合。还有平时的主线教学,主题教学,大单元教学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化的教学。特别是结构化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特别是一轮复习时要常用。

‌二、缺乏题型训练‌

由于在所带的政史地班级有一个重点班,不容许有历史成绩太低的情况出现,所以几个历史成绩不好的,我一直在跟踪。重点班的孩子学习习惯和努力劲头没的说,主要还是没有系统地进行题型训练,不熟悉考试的出题方式和答题要求‌,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加强对学生题型的训练。

可以在日常的试卷分析中融入这方面的技术指导,也可以专门在一轮复习中融入小专题或者微专题。有的放矢一定比满足目标要好,不为讲题而讲题才是最好的讲题。

三、历史思维不足

新高考的当下,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十分重要,缺乏历史思维能力,不能把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理解‌,一些情境类的题目,都需要历史思维的渗透,如果仅仅考背诵的史实,也只是能够拿下基础分,而且有时候输入和输出还未必成正比。

历史学科的教学必须融入历史思维,注重思维培养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像课堂教学中情境材料的甄选,高质量的历史问题的设置,都是很好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载体。

‌、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解题技巧‌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对历史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在理解材料时出现偏差,做题的错答率就会上升,也就无法用史实来判断选项史实的正误。当然,正答率提升,除了夯实基础之外,还要辅助解题技巧。

缺乏解题技巧‌,基础再夯实也不一定能够得高分,适当的答题模板和规则会助力解题。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导致在做题时无法准确把握关键信息‌,这样就会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上有短板,弥补短板最好的方式就是方法,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提升历史做题能力的一些具体小建议

首先‌,构建知识框架‌,在学习历史时,首先要构建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按照时代顺序和主题线索进行梳理,如从古代史到现代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像时间轴,思维导图都是比较好的载体。

其次,理解与记忆结合‌,历史是社会科学,夯实基础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育。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要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而不是单纯记忆‌。要采用经纬度来理解历史纵横联系。历史的脉络清晰,才是理解的前提,死记硬背不能解决好情境题。

再次,高频考点重点突破‌,通过近五年高考试题总结高频考点,集中力量进行攻克‌,‌平时要多做题和总结错题‌,通过大量练习不同题型的题目,熟悉考试的出题方式和答题要求,并总结错题规律,避免重复犯错‌。所以揣测命题人的意图也很重要。

最后,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学习的高阶阶段,唯物史观首当其冲,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实和现象‌。与此同时,还要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和练习题,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就是要学会多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多刷高考题。

转自一周闲言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