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中生要吃透议论文审题的三个层面

2025/3/28 17:18:26  阅读:9 发布者:

审题是议论文写作的初始准备,也是奠基阶段。高考作文,审题出现偏差的概率比较小,但失之粗浅而造成的作文低分是常见现象。许多学生和老师对此都非常头疼,却不知道如何去克服。只要我们明白审题的“表层”、“里层”、“深层”三个层面,就能很好避免审题偏差和肤浅。

所谓表层,是指“话题层”。是站在核心话题的层面对材料的审视和分析,这种分析一般是肤泛的。

所谓“里层”是站在事实、观点或者情感倾向层面来审题,这种分析能看到材料的内部关系,能把握住命题人的情感倾向,是一种比较好的审题方法。我也称之为综合审题法。

所谓“深层”是在综合审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读细节,把握住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把审题立意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则作文材料,往往会有一个核心对象(或者话题);围绕这个核心话题会有一些事实、观点,有些还包含这命题人的情感倾向;最后,会给你一些任务指令,告诉你做什么。我们以下面这道作文题为例,来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几年, “泛知识类短视频”悄然兴起。“泛知识类短视频”将目光聚焦在生活技能、科普知识、学习技巧、分享经验等方面。对于其能否真正有助于受众获取知识,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可以激发受众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有人则认为它可能使受众产生惰性心理,仅仅依靠短视频求知,导致认知局限甚至偏差;还有人认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的核心对象是“泛知识类短视频”;围绕这个核心话题,介绍了“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内容、人们的不同看法;给出的任务指令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只停留在材料的表面,就会得到“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利与弊”这一立意。所以,一部分同学认为,写作文就是扩充材料,给材料“注水”,把材料中的观点重述一遍,填充进去一些自己准备的“素材”而已。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怎么能称得上深刻呢?而老师在给作文评分的时候,往往给这种作文评分过高,这实在是对思维懒惰者的骄纵。

在抓住核心话题后,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去考察一下材料的观点,我们会有新的发现:泛知识类短视频有他存在的价值,也有它自身的缺陷,人们虽然看法不一,但作为一种事实存在,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其利和弊,更重要的是用好其有利的一面,避免和弥补其不利的一面,这才是命题人的真正意图。所以,我们的立意升格为“取其长而避其短”。

到了这一步,作文审题已经是准确的了,但是还不够出彩,我们要再进一步,从“里层”将审题推进到“深层”。

这就要从材料的细节入手。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内涵。它包括生活技能、科普知识、学习方法、分享经验等,其实都倾向于实用,不用花费太多的力气,不想学术研究那样严谨,也不具有复杂的系统性,拿来就用,用过就忘,只是为了解决一时之急,或者根本就只是趣味性的,这样的视频,谈不上“激发激发求知欲”,离“广泛涉猎”也有一定的距离。同样,批评它让人“产生懒惰心理”、产生“认知偏差”,也是言过其实。其次,为什么我们不能对“泛知识类短视频”要求太高?它的名字就告诉我们答案:“泛”,说明此类视频包含的知识是浅层次的,是配菜,不是正餐;“短”,说明它容量有限,没有系统性。但为什么它能够流行起来呢?就是因为它“泛”而且“短”,还采用活泼的视频形式,能够适应当下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给人们补充了必要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从细节来看,我们才发现了“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社会价值,理解了它存在的意义,作文的立意进化到更高的层面:不必苛责此类视频的“泛”而“短”,愉悦接纳,会让自己更加轻松地适应新潮流。这就是我们思考的最终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表层”到“里层”,再到“深层”的方法是有效。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综合审题,抠住细节的原则,用扎实的分析将认识不断引向深入,实现思维的掘进,认识的提升。

转自长在铁一中的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