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点评公开课才专业?30年资深教研员10个维度助你成为评课高手!

2025/3/28 16:58:49  阅读:6 发布者:

站在评课席上,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渴望展现专业视角。

当面对一堂精心设计的公开课时,如何让评课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温度?

这份涵盖10个维度的评课指南,30年教龄资深教研员丁老师将带你走进评课艺术的殿堂。

一、教学理念:课堂交响乐的指挥家

走进课堂的第一瞬间,我们就能感知教师的教育哲学。

优秀的课堂如同交响乐,指挥家是否将学生置于舞台中央至关重要。

我曾观摩过一堂初中语文课,教师让座位呈岛屿式分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背影》的情感线索,这种空间设计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具象化呈现。

更令人欣喜的是,当有学生质疑“父亲翻越月台是否违反交通规则”时,教师并未简单否定,而是顺势展开批判性思维训练。

这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犹如在学生心田播撒独立思考的种子。

评课时,我们可以这样切入:“教师将生活场景与文本解读有机融合,在培养同理心的同时,也教会学生用多维视角审视经典。”

二、教学态度:讲台背后的匠心独运

严谨的教学态度如同冰山下的基石。

去年参加省级优质课评比时,有位数学教师的课前准备令人震撼:教案中标注着每个教学环节的预设时间,甚至为不同层次学生准备了三种梯度练习。

这种将“备学生”落到实处的态度,让整堂课如瑞士钟表般精准运行。

相反,若发现教师频繁查看教案,知识点衔接生硬,我们可以委婉指出:“教学设计的精细度直接影响课堂流畅度,建议在学情预判和环节过渡上加强推敲。”

这样的点评既指出问题,又给出建设性方向。

三、教学目标:导航星辰的精准定位

评价教学目标如同检验航海罗盘。

在一节高中地理公开课上,教师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城市交通”定为教学目标,这个定位既契合新课标要求,又直指学生核心素养。

评课时可着重分析:“目标设定跳出了知识识记层面,指向真实问题解决能力,这种‘跳一跳够得着’的设计,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挑战欲。”

四、教材处理:智慧裁剪的艺术

教材不是圣经,而是待开发的矿藏。

某小学英语教师将教材中的购物对话拓展为校园跳蚤市场实践,这种创造性改编令人耳目一新。

评课时不妨强调:“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跨越,这种本土化改造让知识真正‘活’了起来。”

五、教学思路:思维路径的创意地图

清晰的教学逻辑如同精心设计的导览图。

听过一节令人难忘的物理课,教师以“过山车安全装置设计”贯穿始终,将力学知识转化为真实项目。

点评时可着重肯定:“问题链设计环环相扣,既保持学科逻辑的严谨性,又充满生活化趣味,这种双螺旋上升的教学设计堪称典范。”

六、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百宝箱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某乡村学校的融合课堂中,教师将传统讲授、小组探究、数字模拟有机结合,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评课时可以这样展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是炫技,而是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这种‘技术隐身,教育凸显’的理念值得借鉴。”

七、教学基本功:三尺讲台的无声诗篇

教师的基本功是教育最美的诗行。

记得有位老教师的板书堪称艺术品:左侧知识树脉络清晰,右侧生成性板书灵动自然。

这种“预设与生成共舞”的板书艺术,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示范。

评课时可着重赞赏:“教师的教态语言与板书设计形成教育合力,这种无声的示范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八、学法指导:终身学习的启航灯塔

真正的教育是授人以渔。

某历史教师在单元复习时,不是简单罗列知识点,而是示范如何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

这种学法指导的价值,在月考后学生自主制作的创意时间轴中得到完美印证。

评课时可强调:“教师将元认知策略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这种‘看不见的指导’才是最高明的教学艺术。”

九、师生关系:教育生态的晴雨表

理想的课堂应如春风化雨。

在某次观课中,教师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令人动容:面对答错问题的学生,他用“这个答案打开了新的思考维度”巧妙化解尴尬,继而引导全班进行深度思辨。

评课时可着重分析:“教师营造的安全型学习场域,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民主氛围才是核心素养生长的沃土。”

十、教学效果:教育价值的立体呈现

教学效果的检验需要多维视角。

某次公开课后,我特意观察学困生的课堂笔记,发现原本潦草的字迹变得工整有序,这无声地诉说着课堂的吸引力。

评课时不妨采用“数据+故事”的方式:“随堂检测显示85%的学生达成基础目标,更可贵的是,课后有学生自发组成课题小组,这种内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正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结语:评课艺术的境界升华

专业评课不是冰冷的技术分析,而是充满教育情怀的智慧对话。

当我们将这十个维度内化为观察视角,就能在评课时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记住,最有价值的点评往往能点燃执教者的改进热情,激发听课者的实践灵感,这才是评课艺术的至高境界。

转自黎明在线520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