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步教学法: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环节,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 坚持“十六字”方针: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 公开教案:每堂课教案要公开,不用翻来覆去地写,老教案拿来用可以,有新的体会加到空白处。
4. 控制讲授时间:教师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让学生成为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
5. 保证学生发言:学生发言人次别少于10人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6. 确保动笔练习:学生动笔练的时间别少于10分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迅速处理偶发事件: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避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8. 提倡学生做总结:每堂课下课,提倡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让学生说一说这堂课体会怎么样,后有什么感觉。
9. 多和学生沟通:多和学生聊聊,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增进师生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
10. 教案上记录成功之处:在教案上写上这堂课成功在何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11.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把心理学有计划引进课堂教学,专门培养学生听、写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有意记忆:在听写训练课上深入浅出介绍艾宾浩斯遗忘率曲线以及大脑用进废退的规律。
13. 弥补学生知识缺陷:让学生填写“知识病历”,写清病名、病史、自感病因、确诊病因、治疗方法、疗程五个方面。
14. 开展学习竞赛:意志薄弱的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开展“5分钟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5. 少讲多读:在语文讲读课上,教师少讲,学生多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6. 画知识树:把语文教材分册画出语文知识树,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17. 筛选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
18.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导语、板书、教态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9.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讲课时将文字变成画面,力求将学生导入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
20. 鼓励学生说、读、写: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转自河南教研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