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主题精准表达需要注意什么?
2025/3/28 14:04:52 阅读:11 发布者: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主题是对校本研修解决问题和主要内容精准而概括的描述,是主题式校本研修的灵魂与核心。主题的确定和表述要指向精准、表述精良、满足需求和引领贯穿,更要符合“聚焦、适中、通俗”的基本要求。只有研修主题精准精炼,校本研修研修才能做到目标明确、实施精准和保障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和教研组对校本研修主题的表达把握不准,存在把问题直接作为主题、主题空泛虚化没有针对性、主题过于诗化文艺不通俗、主题不聚焦没有指向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主题表述冗长不精炼、主题过于宏大没有抓手可操作性差、校本研修主题与教师培训主题混淆等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精准表达校本研修主题呢?需要在了解主题式校本研修主题表达的主要类型基础上,弄清楚并重点关注表达需要注意的事项,尽可能让校本研修主题表达得精准和精炼。
一般来说,主题式校本研修主题精准表述要把握好聚焦核心问题、明确研修对象、聚焦核心问题、体现研修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语言简洁明确、避免假大空冗、适当突出创新、考虑可行可行等方面。
■ 明确研修对象。校本研修主题要清晰指向是针对哪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等)、哪个学科、哪个年级甚至具体到哪类学生群体。例如,“提升七年级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这一主题,就明确了初中学段、七年级学生、数学学科,使主题更具针对性。再如,“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具体到高中语文学科中的诗歌鉴赏这一特定教学内容,领域和对象明确,在突出实践研究的同时,指向性更为明确。
■ 聚焦核心问题。校本研修主题应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避免过于宽泛或模糊,确保能够深入研究和解决。例如,“教学问题改进与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关键问题未聚焦,核心词不突出,缺乏导向力。如果换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一主题,就聚焦到“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等关键核心,突出了主题问题性。再如,研修主题“高三物理复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实践”,指向高三物理复习阶段,聚焦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问题聚焦,难点突出,使主题更聚焦、更具实效性。
■ 体现研修目标。校本研修主题一般需包含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程度,内含研修目标。所以主题要明确表明通过研修想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成绩,还是培养某种能力等。例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这一主题,过于宽泛、缺乏具体方向。如果换成“通过课堂观察与反馈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这一主题就明确了具体目标和实施方式。再如,研修主题“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策略探究”,明确了研修的对象是小学生,聚焦于阅读素养这一关键领域,并指出了研修最后一定要实现探究有效的提升策略这一目标。
■ 具有可操作性。主题应能够转化为具体的研修活动和实践行动,避免过于理论化或抽象。例如,“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一主题就存在目标过大、载体不明、难以实施的问题。 如果改成“通过微课设计与制作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个主题相对来说目标具体、路径清晰、可操作性强。再如,“高中英语写作中语法错误的分析与纠正方法”,这个主题清晰地指出是高中英语写作,围绕语法错误进行分析,并寻求纠正的方法,就很容易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可操作性比较强。
■ 语言简洁准确。校本研修主题应使用简洁明了、准确无误的语言,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让参与研修的人员能够快速理解主题的核心要义。例如,“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课堂观察与数据分析,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一主题过于复杂,教师难以抓住关键从而快速理解其内涵。如果换成 “课堂观察与教学行为改进”,这个主题相对来说就简洁明了,突出了研修核心内容。再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探讨”,这个主题限定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范围,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为探讨重点,表述准确,语言精炼。
■ 避免假大空冗。校本研修主题不要提出一些宏观、空洞的主题,要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能够落地实施。例如,“探索国际化教学模式” 这一主题与大多数学校的实际需求不符,缺乏针对性和校本化。如果换成“基于本校学生特点的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 ,这个主题相对来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关注了学生需求。再如,主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研究”,明确了小学语文和古诗词教学,将情境创设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比较接地气,也较为聚人气。
■ 适当突出创新。校本研修主题应适当体现创新元素,以激发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主题显得过于传统,缺乏新意。如果换成“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关注到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等热点难点元素,创新性和实践性相对来说就比较明显了。再如,“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这一主题针对初中数学课堂,突出了互动教学模式的重点,同时强调了创新实践这一目标。
■ 考虑实际可行。校本研修主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能力基础和学生学习实际等因素,确保主题能够在现有条件下顺利开展。例如,“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探究”,这个主题过于学术化,教师不易理解,也就难以实行。如果换成“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一主题语言通俗,贴近实际教学,可行性明显增强。再如,“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改进”,这个主题结合了信息化手段这一具体方式,以及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这一特定领域,让主题更精准、可行。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