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发挥教师的引导调控能力,构建英语生态课

2025/3/27 15:54:53  阅读:39 发布者:

摘要:英语课堂生态失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过多使用母语、语法教学不恰当、教师中心及分数压力。生态观为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英语教师在构建和谐生态课堂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包括:确立生态教学理念、营造师生平等交流氛围、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促建互动动态课堂及相应的生态化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等。

关键词:生态课堂;生态失衡;评价体系

随着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的日益加剧,人们慢慢意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谐平等、互动共赢的局面成为社会各领域追求的方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也意识到了生态理念的潜在呼唤。而当前课堂失衡现象普遍存在,因而构建生态课堂的潮流应运而生,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者和实施者,教师在深刻理解生态课堂的内涵以及构建生态课堂的现实意义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创建生态课堂的策略和集中分析教师角色转变在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及构建生态课堂的意义

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以及共同生活于环境中各个个体间或种群间的种种关系(李聪明,19897)。可见,人和环境的关系尤其重要。那么何为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模式,既要贯彻传统课堂的目标性,还要体现新型课堂的整体性、和谐性、共生性和开放性。教师要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主旋律,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梳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体验学习成就感,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并相互、多元地联系的,因此,不同的课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此外,不同师生有不同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的生态元素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例如,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进度的变化,教师的教态和教学指令的变化,教师时间控制的差异以及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差异,甚至课堂的内外环境等都会直接影响生态课堂是否平衡,能否达成。

课堂中各个元素之间要在动态平衡中发展,否则整个课堂系统就会失去和谐。虽然课堂上的学生情况不同,但都是有情感有追求的生命个体,因而教师在注重教授教学对象学习新的知识、理念和技巧的同时,要和学生共同体现生命的过程,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生态精神及健全人格的形成,还要鼓励其潜能开发并使其生命得到自由发展,所以创建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和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现状与教学启示

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学资源的欠充分利用及教学手段的落后,很多地区的中学英语还是陷入了“教师一句一句地讲,学生一词一词地记”的教学困境,教师“满堂言”而学生“闭目养神”。笔者对本市部分学校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其中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状集中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张英,200510)。

(一)以母语教学为主的英语教学课堂

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用中文教授英语,学生“习惯性”地保持沉默,似乎埋头记笔记才是课堂上的关键,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也几乎不使用英语。同时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起点较低,担心用英语讲课,学生接受不了,影响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启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可以对学生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学生的英语学习氛围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但在实际交谈过程中,往往更多的谈话内容是不可预知的,这就造成了做题较多的学生适应不了实际交流,也就是适应不了语言的无规则性。因此,教师无论在集体备课、辅导学生还是课堂教学上都应该使用显浅易懂的英语用语,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能听懂基本的课堂用语、交际用语和学科术语。

(二)语法教学为主的英语教学课堂

87%的学生认为教师无论在对话课型、阅读课型或者练习课型上,都以语法讲解为重点,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知道具体的语法规则,却无法在说和写中灵活运用。

教学启示:语法很重要,而且要在课堂上讲授,但不是简单告知学生语法规则就可以了,而是应在篇章阅读、书面表达和听力理解中体现语法功能,鼓励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法,尤其是在口头表达中让学生自我纠正,自我完善。

(三)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

9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满堂灌”教学使他们没机会开口讲英语。

教学启示: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开展互动教学。学生能运用语言交流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组织者和参与者,起到指导和鼓励学生的作用,而不是支配学生。

(四)以分数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英语教学课堂

目前的教学评价功能单一,仅仅是为了选拔或录取,或者仅仅是为了分数的高低及名次的排列,而忽略了学生真实的发展情况,导致学生易生挫败感;评价内容片面,英语考试侧重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识记能力,忽视了了解考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语用能力;评价方式单一,除了做题和笔试,教师掌控批改的大权,久而久之,学生为了迎合不同教师容易产生多重人格;最后,评价尺度重结果轻过程,只有考高分的才是好学生。

教学启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将教与学的终极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上。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民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索发现,评价自我,“再创造”。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学生同伴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围绕英语教师开展改革,探索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语言技能是交替运用的(张英,200521)。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上只见教师,忽视学生;只见教法,不见学法;只见传授,不见创新;只见理论,不见实践的传统教法已由教师变成导演和观众,学生为演员的双主体活动所代替。教师角色对构建生态课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亲切、稳重教学,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流畅的英语交流,将学生的言、行、情融为一体,是提高教学效率与创建生态英语课堂的关键和前提。  

(一)确立以教师作为课堂构建引导者的生态理念

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主动探索并与时俱进,不拘泥于陈旧的方法和理念,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时代感、新鲜感、自豪感。例如,对于倡导生态课堂的改革,教师应通过培训、专题会议、读书看报或撰写论文来学习理念以提高自身对相应理论的理解,提高自身对生态课堂理论的认知水平以指导教学实践。教师本人首先要接受此理念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中。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英语专业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注重反思,这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

(二)营造师生平等的、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

1. 发挥身教的感染力

要做一位有魅力的英语教师,讲究仪态美和教态美,表现为举止从容,神态端庄,态度和蔼,文雅大方,从而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 增强语言的交流魅力

生态课堂模式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语言风格要求较高。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的语言,它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媒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载体。教师的教学口头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后的一种情真词切、精美形象,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性语言。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清晰明朗的语音语调,恰当的语言节奏,生动、富有感染力且适度幽默的语言,用多种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教师提问时,一个淡淡的微笑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一个疑问的眼神加上形象、直观的体态语不仅代替了课堂的指示语,节省了时间,更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有学好英语的信心和敢于尝试的勇气。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现场介绍。例如,在介绍外国文化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Our school is located in ... with many trees around it.”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国家等。

3. 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教师是否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和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教师应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互相交换意见,互相探讨问题,教学相长。

(三)基于语言习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

基于语言习得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一个具有较强文化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伟大,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除了对自己的业务要精通之外,对其他学科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交叉科学也要有所涉猎。

加德纳(Gardner19832-8)对多元智能理论作了详细阐述,他认为人的智能或能力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主要由语言、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八项智能组成。每个人的智慧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形式多样化是构建生态课堂模式的最主要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英语课文剧、电影对白、配音、朗诵、讲故事、猜谜语、演讲、英语角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得单一的学习生活增加了许多亮点,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学外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能。

(四)重视选择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探究合作方式,促进师生动态课堂的构建

将情境教学法引入生态课堂的教学,通过各种情境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更加有效。左焕其(200769-85)认为,中学生态英语课堂教学观十分重视教师态度、硬件设施与人文环境对教师在外语教学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着重强调教师、学生与这些环境的互动在生态英语教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意义。英语教师除了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外,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对知识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当然,教师要有较强的控制力,能巧妙化解课堂上的突发矛盾,构建师生情感交融的动态课堂。

(五)发挥英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生态化多元评价体系

在评价的过程中尽量坚持多元原则和形成性评价原则,而不是单一枯燥的打分方式,也不是只通过试卷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那么英语教师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出灵活多样、创新有效、有说服力并对学生有积极反馈意义的评价体系。如除了认真批改作文和作业并附加评语和等级方式外,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打分,还可以分小组讨论完成并推荐代表到讲台作展示。教师还可以设计学生成长记录卡,专门系统登记学生的平时表现与课后表现等,大大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结语

笔者认为,要改变生态失衡的英语课堂现状,让教学课堂返璞归真,多一些自然、真实和朴素交流,少一些“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从雕琢到质朴的回归,更有常态味道,必须要让我们的课堂回归英语教学的本质,贴近真实的课堂,反映学生真实知识和情感交融状况,教师应确立一种以教师作为课堂构建引导者的生态理念,提升教师的引领调控能力,营造一种师生平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更接近学生生活教学情境,运用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探究合作方式,促进师生动态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转自牛津英语教研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