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的比较

2024/10/30 16:25:06  阅读:170 发布者:

许多老师认为,教师教书就八个字“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学生学习也就八个字“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这是传统课堂的认知,那么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呢?

智慧课堂,也叫数字化教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网络实行个性化学习,打破了以往地师生面对面教学模式,也叫翻转课堂,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能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来定制教学方式、教学进度、教学程度,能最大化地做到因材施教。

现就智慧课堂和传统课堂从学习形式、学习特点、学习内容、个性化需求、课堂氛围、学习组织、学习管理、学习反馈、学习获得感、学习效率十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学习形式

传统课堂的形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忙碌,学生清闲;教师设计,学生配合完成;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真理。

智慧课堂的形式是先学后教,学生学后产生了问题,进行了交流;教师对孩子更多的是答疑解惑,教师帮着孩子走向真理。

二、学习特点

传统课堂是教师要学生学习,教师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不断进行灌输,孩子学习较为被动,自主性不强。

智慧课堂是学生要学,教师的指导为辅助,孩子的自主性较强,通过不断克服障碍,学生有较强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三、学习内容

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按部就班开展教学。

学生按照教师的学习要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选择,从基础知识、知识拓展、提高突破方面进行重组。

四、个性化需求

传统课堂,鉴于班级授课制,较难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只能最大限度满足中等学生的需求,往往是优秀学生难以满足、难以得到提高,后进生又感觉有点吃不消、难以得到特殊指导和帮助。

智慧课堂,每位孩子依据自己的需求,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最大程度落实个性化学习。

五、课堂氛围

传统课堂由于大家要同步骤,所以课堂上较为严谨,不能出现过多的课堂机智,而要照顾大家的进度,不能照顾个人的需求。

智慧课堂由于更多是个性化学习为主,而且以课前学习为主,课堂更多的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或者以拔高、培优、达标为主,各自为政,教师允许孩子的各种拷问,所以课堂气氛较为宽松民主自由。

六、学习组织

传统课堂由于主要靠教师讲授,所以留给孩子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学习的组织更多的是教师提问,孩子思考后回答。

智慧课堂能借助网络,所以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分组探究,有利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小组内合作,更加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群学”意识。

七、学习管理

传统课堂越来越同质化,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大家都是大同小异,从组织课堂开始,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总结及布置作业,对孩子强调最多的是纪律,注意听讲,注意做笔记等等。

智慧课堂越来越个性化,千校千面,千人千面,各自进行个性化学习,大多是以自学为主,辅以检测,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请教师进行辅导,课堂管理更加自主。或者说更多的是服务学习,而不是管理。

八、学习反馈

传统课堂要进行反馈,最显著的就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至于学习效果的反馈,往往比较滞后,要进行纠正和调整就需要更多时间。

智慧课堂鉴于借助网络,所以反馈能及时进行,无论是反馈给学生、教师,还是家长、学校,都能在第一时间形成学习报告,关心学习效果、学情、态度、心理的都能及时反馈,做到及时纠正和调整。

九、学习获得感

传统课堂的获得感更强的是老师,当一节课结束后,往往是老师有更多的感触,能写出自己的课后反思,而学生的获得感不是那么明显,从此可以看出,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学定教,更多的是学生适应老师,学生的获得感不强烈。

智慧课堂更多的是学生在学,做到了以学习为中心,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所以学生的获得感更强烈,更能就本节课的学习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真正做到了学习的自主性。

十、学习效率

传统课堂的效率相对而言,在进行一段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而且反馈的周期长,很难进行及时补救。

智慧课堂会边学边监测,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微课辅导、变式训练,直至孩子完全掌握。所以学校效率会更高。

以上是笔者对传统课堂和智慧课堂的比较分析,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传统课堂的优点,如高阶思维的学习、动手操作的实验等方面,传统课堂仍有其优势。而智慧课堂最大的优点是资源共享、自主学习、个性化、反馈及时,做到了学生要学习。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为先。

转自中小学课程研究者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