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学目标的“新设计”(2)
2024/10/28 11:39:04 阅读:131 发布者:
能落实“让学生创造着长大”的新课程目标,我们的课堂教与学的具体目标的设计中需要重点落实以下的“促进”:
1.促进信息和经验向知识的转化
关注创新的课堂,一定是重视探究和发现的课堂,自然不能传授现成的知识结论,而需要促进学生在探究中、实践中把发现的、积累信息和经验转化为知识和知识体系。
2.促进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学习知识的重要的目的是运用,创新性的学习需要的是把一般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去,学会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于是,学习中的深度理解,高通路迁移是重点目标。
3.促进实践技能向智慧的转化
直接的课堂知识的迁移运用,比较重视的“专业对口”,但是现实问题却是复杂的复合的、综合的,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需要实践技能的综合创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全域眼界和综合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意物化的能力,生成综合智慧。
4.促进智慧与德性的综合联结
所有的实践其后果都是“双面”的,既可能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可能带来负能量的风险和代价。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事”,更需要培养学生“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因此,一切的实践技能和智慧,在运用它是都需要进行价值审视、道德评判、甚至审美的观照。要让智慧的行动达到合规律、合目的、合审美的统一。
总而言之,新教材要求的,指向人的核心 素养发展的新学教目标设计,不再是知识和知识体系方面的目标,而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人发展服务想统一的整体目标。
概括地讲就是四个“促进”:促进知识生成,促进实践能力发展、促进智慧生长、促进德性成长。四个“促进”的有机融合,为的是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成为有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转自中小学课程研究者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