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模仿”与浅层次结构化教学观念

2024/10/23 11:34:43  阅读:97 发布者:

教师职前学习的教学基本理论,是一种暂存状态,零散且不系统,需进一步学习与内化,并经历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观察和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个人的教学经验,经历这些过程后,教师就形成了浅层次结构化教学观念。

浅层次结构化教学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模仿、学习他人经验。

中小学小课题研究重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找寻理想的解决方案。课题从选题、论证到方案的呈现,均由教师完成。其中没有晦涩难解的理论,更多的是用平实、生动的语言直抒胸臆。特别是小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既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反思、教育案例、精品课例,也可以是小报告、小论文。而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与教师的“话语体系”紧密契合,非常便于与同行们分享成功的经验。在对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时,同行教师不必从头至尾听一节课,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通过研讨,理性地提炼他人教学实践中的精华,并针对个人实际情况做情景化处理。在观摩他人教学实践时,或许他人面临的教学困境与个人相似,或许他人的教学智慧更胜一筹,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引发教师个人情感上的共鸣。小课题研究为教师向他人学习提供了正向作用和持续学习动力,激励了教师不断厘清零散教学观念,进而整合成浅层次结构化教学观念。

转自费伦猛小课题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