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革命文化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4/10/8 10:25:59 阅读:123 发布者:
“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近代淬炼,是中华民族在反抗压迫、摆脱奴役的革命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文化气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创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革命文化教育,选编大量革命文化类课文,开展革命文化类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其主要策略如下。
共读革命经典,丰富优秀图书库。革命文化类图书歌颂优秀革命传统和美好品质,书中塑造的革命英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榜样力量。教师可依托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分年级为学生补充革命文化经典作品,以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可重点补充与学生心理生理年龄相近的作品,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可爱的中国》《闪闪的红星》等,教师还可适当补充《红岩》《红星照耀中国》《革命烈士诗抄》等经典作品。
引导深度阅读,传承红色基因。传承革命文化作品中的精神信念,核心在于深度阅读。与其他整本书阅读不同,革命文化题材独特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决定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深度阅读,思考红色革命题材作品对当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比如阅读《可爱的中国》后,可引导学生由方志敏联系当代英雄,从他们身上汲取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感悟前辈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见证英雄们赤诚坚定的爱国之情,这样才能让英雄精神鲜活起来,植入学生的心灵。
课内外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对当代小学生而言,革命岁月是一段遥远的历史,要想让革命历史故事“活”起来,让革命人物有“温度”,教师就要让学生的学“动”起来。依托“整本书”任务群,分年级、分阶段举办故事会、朗诵会、演讲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请老红军讲述革命故事,开展“红色宣讲员”“重走长征路”等实践活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转自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