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简明模板
2024/10/8 9:55:55 阅读:119 发布者:
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大单元教学还是一个新事物,还需要慢慢摸索才能渐渐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备课时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没有基本的思路和内容呈现的框架,是老师们都很关心事情。所以,提供一个简明的备课模板,肯定是老师们的刚需了。
下面的这份模板,很简单,但可以帮助老师们通过模板进一步理解大单元教学是怎么回事,当下为什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阶选择大单元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当然,模板很简明,真正操作起来,却比较全面地检验了一个语文教师基础的文本教学解读能力、课程设计能力(逆向设计原则的贯彻)、学为中心的理念贯彻等。
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解读(澄清一个单元到底学什么)
1.单元内容及框架梳理-单元里有什么
2.单元学习目标解析-单元为什么/学习任务群判断/确定核心问题/深度理解目标(大概念)提炼
第二部分:单元学习证据梳理(奠基教学评一体化)
1.KUD目标梳理与呈现(什么是KUD目标,参阅《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八讲》一书。)
2.学习证据梳理与呈现(学习证据的梳理是为学习任务设计、实践活动安排奠基的,是逆向设计的核心。)
3.单元学习成功标准梳理与呈现(单元学习成功标准是为学生准备的,学生可以参照标准随时进行自我评价、监控和调整。)
以上三个内容可用一个表格梳理,如:
KUD目标及大概念 | 学习证据 | 学习成功标准 |
K(知道) |
|
|
|
U(理解) |
|
|
|
D(会做) |
|
|
|
大概念 |
|
第三部分:单元学习体验及历程设计(深度规划怎么学)
1.学习情境创设与核心学习任务设计(同时对学习情境和核心学习任务进行说明。)
2.子任务分解与说明(将核心学习任务分解为几个逻辑进阶的子任务,说明子任务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分别整合了哪些教材单元学习内容以及补充学习资源。)
3.子任务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安排(分课时安排,设计学习单,为重要学习证据制订学习成功标准。活动应该体现出学习体验的连贯性和进阶性,帮助学生一步步建构目标导向的学习体验,在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深度理解。)
第四部分:补充资源梳理及运用说明(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持)
罗列补充的学习资源,简单说明资源的用途。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